2020年,廣西一男子靠養殖鴨嘴魚發家致富,他養殖的鴨嘴魚一斤就可以賣到60元,足足比市場上高出20元,通過養殖鴨嘴魚,他一年就能賺到600多萬元,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黃超,廣西壯族人,1992年他從清華畢業,畢業后他來到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年薪達到了80多萬元,2013年他辭去了自己的高薪工作,在柳州市大浪鎮養起了鴨嘴魚。
鴨嘴魚的學名叫作匙吻鱘,有些地方也叫鴨嘴鱘,鴨嘴魚原產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1988年由我國的科研部門引進至國內。
在2013年時,我國鴨嘴魚的主要消費市場和養殖,都集中在湖北省和廣東省,在當時一斤鴨嘴魚就能賣到40元,價格非常可觀。
但黃超發現在柳州市場上幾乎卻看不到鴨嘴魚,他認為如果能在柳州將鴨嘴魚的市場打開,肯定能賺很多錢。
2013年,黃超拿出了300萬元,在大浪鎮的200多畝養殖水域中養起了鴨嘴魚,可剛養上幾個月的時間,他的網箱里就死掉了幾千尾魚,而這些魚之所以死亡,是因為當時正值夏季,黃超沒有給網箱安裝增氧設備。
鴨嘴魚屬于大型魚,生長速度比較快,如果不增養,魚很快就會死亡,于是他立馬給網箱安裝了增氧設備,鴨嘴魚死亡的問題這才得以解決。
在他的精心呵護下,他養的第一批鴨嘴魚可以出塘了,但當他把鴨嘴魚拿到市場上去賣時,人們都不愿意買。
消費者紛紛表示這魚長得太奇怪了,根本不敢吃,于是為了將鴨嘴魚賣出去,他轉遍柳州的大街小巷,找到了一個擅長做特色品種魚的餐廳老板,將自己的鴨嘴魚以每斤優惠5元的價格賣給了他。
通過給餐館讓利的方式,黃超又把自己的魚推薦到其他的餐廳里,第一年他的鴨嘴魚就有了100多萬元的銷售額。
因為鴨嘴魚的味道很不一般,從那以后柳州市的許多餐館知道他有鴨嘴魚后,都紛紛上門尋求合作。
到了2016年,他先后和四十多家餐廳達成了合作,黃超的年銷售額也達到了300多萬元,而接下來黃超又做了一件事情,把他的鴨嘴魚賣到了60元一斤,每斤比別人高出20元,而他養魚賣高價的秘訣就在于提高鴨嘴魚的品質。
鴨嘴魚是濾食性魚類,除了投喂飼料以外,鴨嘴魚也會吃水里的浮游生物,在喂養的過程中,一般養殖戶的投料比為1:1.2,也就是長一斤肉投喂1.2斤的飼料,這樣能讓鴨嘴魚長得更快,但黃超的投料比只有0.8,這樣一來鴨嘴魚就會生長得較慢。
一條兩斤的魚,別人需要養八個月,黃超需要養一年,但是在黃超眼里,長得慢的魚才更掙錢,品質好了價錢自然也高。
除此之外,黃超還設計了一個長7米、寬6米的展示池,這個池子能夠存放500斤魚,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鴨嘴魚的上顎比較長,轉彎的時候很困難,在普通的池子里,鴨嘴魚很容易撞到嘴巴受傷,受傷之后的鴨嘴魚不僅賣相不好看,而且還很容易死亡。
必須要這樣的一個池子,鴨嘴魚才能夠在池子里面生存很長時間,這個池子相當于一個暫養池,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看到鴨子魚的生長情況。
通過使用這種方式,黃超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許多消費者還專門跑到黃超的基地買魚,之后他又在柳州市租了三個門店,幾年下來他積攢了很多穩定的顧客。
每當周末,黃超還會邀請一些消費者舉行小型的聚會,這樣不僅能夠宣傳自己的鴨嘴魚,還能吸引游客去旁邊的村子游玩,吃一吃農家樂,住一下客棧,給周邊的農戶增加收入,到了2020年通過養殖鴨嘴魚,黃超一年就能賺到600多萬元。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