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今日俄羅斯報道,5月11日,印度與巴基斯坦在瓦加邊境口岸恢復中斷數(shù)日的聯(lián)合降旗儀式。這一傳統(tǒng)儀式自1959年起延續(xù)至今,盡管兩國在克什米爾等地長期存在領土爭端,但降旗儀式始終作為“形式上的和平象征”得以保留。
儀式現(xiàn)場,兩國邊防士兵身著傳統(tǒng)軍服,頭戴標志性的“雞冠”形軍帽,在日落時分同步展開降旗流程。雙方士兵以高抬腿、重踏步的夸張動作展示軍容,皮靴叩擊地面的聲響與觀眾的歡呼聲交織。兩國國旗在士兵整齊劃一的操作中緩緩降下,隨后邊境大門莊重關閉,全程持續(xù)約45分鐘。
此次恢復儀式恰逢印巴邊境局勢持續(xù)緊張之際。盡管5月初雙方士兵曾因關系緊張在儀式中取消握手環(huán)節(jié),但此次恢復后,現(xiàn)場仍吸引大量民眾與游客圍觀。印度阿姆利則與巴基斯坦拉合爾的居民跨境聚集,揮舞國旗、高呼口號,形成“以儀式對抗沖突”的特殊場景。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降旗儀式無法化解深層次矛盾,但其象征意義為兩國提供了一種可控的“對抗劇場”,既滿足民族情緒表達,又避免軍事沖突升級。瓦加口岸的“踢腿競賽”已成為南亞地區(qū)獨特的文化景觀,持續(xù)吸引全球游客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