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訪時透露,他將在“某一時刻降低對中國的關稅,因為如果不這么做的話,美國將永遠無法和中方做生意”。
此外,特朗普不忘再次指責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多年來一直占美國便宜”,還稱拜登執政期間被占了1萬億美元的便宜。同時他還稱“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與中國建交是他做過的最糟糕的事情”。
一邊想著降低對華關稅,一邊又大放厥詞,特朗普此番操作背后,究竟意欲何為呢?
自特朗普再次上臺以來,在全球范圍內挑起關稅大戰,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145%的關稅,針對中國香港的“小額豁免”政策也于5月2日到期。中方則予以堅決反擊,除對等征加關稅外,還對多種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場關稅戰不僅讓中美兩國受到沖擊,也讓全球經濟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隨著關稅戰的持續,美國國內經濟形勢正變得愈發嚴峻。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通貨膨脹壓力增大,民眾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那些依賴相對廉價中國產品的美國消費者,切身感受到了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美國內民眾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愈發不滿,反對者組織的示威活動正在全美上演。另外更直接的體現就是特朗普的第二屆總統任期,其執政百日支持率創下近80年新低。
與此同時,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望也是一落千丈。其“草臺班子”式的朝令夕改,以及對盟友橫征暴斂式的壓榨,使得歐洲、日韓等美國傳統伙伴都開始離心離德。這些國家紛紛和中方接觸,希望能加強經貿合作,以應對美國關稅戰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逐漸陷入孤立,其試圖通過關稅戰打壓和孤立中國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此時釋放出打算降低對華關稅的信號,顯然是其國內經濟壓力和國際形勢逼迫下的無奈之舉。特朗普聲稱中國因為美方的巨額關稅“經濟正變得糟糕”,但這不過是他自我找臺階下的舉動,因為事實并非如此。
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在應對美國施加的關稅戰過程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拓展國內市場和國際新興市場,經濟發展依然保持著穩定的態勢。反倒是美國,國內通脹高企,民眾不滿情緒增加,企業經營困難,在國際上也愈發孤立。
至于特朗普稱尼克松與中國建交是“他做過的最糟糕的事情”,這種言論完全是罔顧歷史事實。尼克松時期,美國出于自身戰略利益的考慮,主動改善與中國的關系,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進程。這一舉措不僅對中美兩國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改變了當時的國際政治格局,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幾十年來,中美兩國在經貿、科技、人文等諸多領域的交流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利益,促進了兩國的發展與進步。特朗普為了給自己的貿易政策尋找借口,說出如此荒謬的言論,實在是缺乏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現實的正確判斷。
特朗普政府若真想緩解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降低對華關稅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這遠遠不夠。美國還必須摒棄錯誤的認知和單邊主義的做法,以平等、相互尊重的態度與中國進行對話和協商。中方一直強調,談我們歡迎,打我們奉陪,美方若不率先取消巨額關稅,不拿出足夠的誠意,那么雙方很難達成真正公平、互利的貿易協議。
商務部在5月2日介紹稱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其實就是向美傳遞明顯信號:想談,那就先拿出誠意,不能僅停留在嘴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