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15+殲-10CE的組合,此次可以算得上是一戰(zhàn)成名,震動全球,作為全球碩果僅存的軍事組織,北約自然是感受最深的,目前而言,自家武器庫里能與之抗衡的品種并不算太多,關鍵這在中式武器系統(tǒng)里也不算頂尖的存在,所以你說作為假想敵的他們能不焦躁?
但是僅憑目前的技術進度,想要快速迭代,至少要磨合個一兩年(技術層面倒不是說沒有),那么現(xiàn)在先從命名層面開始,大家都知道北約給中國戰(zhàn)斗機的命名都有點低矮挫的貶義化意圖。
遠得就不提了,就提現(xiàn)在裝備的機型,殲-20的北約代號是"Fagin"(費金/教唆犯),此前曾用"Firefang"(腐爛肥料)或"Fire Tooth"(火焰牙),而我方給予殲-20的命名則是“威龍”。
輪到這次空戰(zhàn)的明星機型殲-10C,北約的代號則是"惡棍"(Firestick),強調(diào)其多功能但貶低其作戰(zhàn)形象,可謂是惡意滿滿,說得就是這個命名,污名化非常嚴重。
只是沒想到,這次殲-10CE攜帶PL-15E組合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戰(zhàn)績,北約立馬就盯上了這PL-15E,當然綽號是不分外貿(mào)還是自用版的,直白點就是送給整個PL-15系列,沒錯,昨天就提及過了,PL-15是一個系列了,去年珠海航展上出現(xiàn)的就是折疊彈翼專屬隱身戰(zhàn)機腹部彈艙使用的版本。
言歸正傳,北約給PL-15起的綽號叫“亞巴頓”(ABaddon),是圣經(jīng)中掌管無底洞的使者的名字,也有“毀滅之地”“死者之地”的意思,大致意思亞巴頓就是掌管死域的使者。
初看好像還成,但在希伯來語中意為“他會殺人”,在希臘文中譯為“Apollyon”,意為“破壞者”。在猶太教中,Abaddon象征破壞、滅亡、廢墟、墓地、冥界和死亡。在希伯來圣經(jīng)中,Abaddon(希伯來語:?????????)字面意為“毀滅之地”或“滅亡”,常與“Sheol”(陰間)并提,象征死亡與虛無的領域。
此外,Abaddon在圣經(jīng)中還被視為地獄深淵的統(tǒng)治者,被稱為“無底坑之王”,掌管著無盡的黑暗深淵和無數(shù)的邪靈和怪獸。
這樣一種充滿“陰冷”氣息的命名,直白點就是起源于冷戰(zhàn)期間,為識別“假想敵”武器而生的體系,如今已遠超實用范疇,每一個代號的選擇都可能暗藏著警惕、敵意,乃至心理上的攻勢。
而且這些命名其實都暗藏玄機,譬如殲-20一開始到處宣傳是“或獠牙”,大家倒也能接受,“Firefang”若作空格分隔,確為“火焰獠牙”之意,頗顯威猛。可一旦連寫成“Firefang”,在某些英語俚語語境中,卻可被解讀為“腐爛的肥料”或“土BAO子”之類,褒義瞬間轉(zhuǎn)為貶義,一般人確實不容易分辨,畢竟能看明白英文已算不錯,還能想那么多。
所以北約給假想敵命名也算是煞費苦心,總之不能讓你那么舒爽,而且掌握話語權(quán)的情況下,這綽號反而會滿世界傳播,我們給殲-10C起的“猛龍”反而無法得到有效的傳播,現(xiàn)在北約又盯上了導彈體系,這種小把戲,也沒多大的意義,只是讓人看著心里有些別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