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秋天,戰火在咱們中國大地上燒得漫天都是,日本侵略者在咱們這兒橫沖直撞。有個獨立混成第3旅團,從五臺縣那邊跑到河北省,圍著阜平縣一帶,燒房子、殺人、搶東西、欺負婦女,干盡了壞事。那時候有個日本軍官叫吉澤行雄,他在旅團司令部當軍醫中尉,還管著患者收容這些事兒,也跟著參與了這場罪惡的行動。對阜平的老百姓來說,這年秋天到處都是血和淚,可對吉澤行雄他們這些人來說,倒成了干壞事的機會。
有一回行動中,旅團里有個軍醫部長叫原見,找到吉澤行雄,臉上帶著奇怪的神情說:“去抓個八路軍俘虜來,做個活體解剖。”吉澤行雄一聽,心里頭想這倒是練手術的機會,馬上就點頭答應了。那時候日本軍隊里帶著一種叫齊藤式氣管切開器的東西,說是急救用的,可他們從來沒正兒八經用過,這會兒倒成了害人的工具。很快,一個大概25歲的八路軍俘虜被帶到一個房間里。好幾個人七手八腳把人綁在一塊門板上,這門板本來該是救傷員用的,現在卻成了害好人的東西。原見走過來,往蒙著眼的俘虜耳朵里塞棉花,又撬開嘴往里面塞。到這時候,吉澤行雄才明白,原見根本沒打算給這俘虜打麻藥,就是要在人清醒的時候干這殘忍的事兒。
手術開始了,原見右手拿著切開器,把刀尖往俘虜喉結下面一放,使勁兒一戳,“哧”的一聲,氣管就被穿透了。就那一瞬間,好像有一聲很輕的聲音,但實際上,俘虜根本發不出聲了。他的臉“唰”地變得通紅,拼了命地掙扎。吉澤行雄在旁邊看著,接著也湊上去。他照著選了個地方,用力刺穿氣管。這一刀下去,一條粗血管破了,鮮血“嘩”地流出來,染紅了他的手,俘虜的脖子也全是血。然后,有個見習士官也上來,在俘虜氣管上面又刺了一刀,做著同樣殘忍的“練習”。這個八路軍俘虜被他們這樣折騰來折騰去,使完了最后一點兒力氣,身體輕輕抽搐著。
吉澤行雄看著眼前這情況,覺得“麻煩了”,就跟原見說:“部長,這樣太麻煩,干脆殺了吧!”說完,拿起手術刀,對著俘虜的心臟刺進去,還用力剜了一下。鮮血從刀口“噗”地噴出來,那個年輕的八路軍戰士,再也不動了。就這么著,一條好好的人命,讓這群殘忍的侵略者給害了。他們手上全是血,干的事兒跟野獸沒兩樣,根本不把中國人的命當回事兒。
后來日本戰敗投降了,這些干壞事的人本該受到公正的處理。像吉澤行雄這樣的,雖說戰后可能想把自己干的壞事藏起來,但歷史不會忘記,咱們中國人更不會忘記。他們在阜平干的這些壞事,是永遠擦不掉的罪證。那些被殺害的老百姓,那些為了國家和咱們老百姓犧牲的八路軍戰士,血不能白流。日子一天天地過,可這段歷史一直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中國人心里,提醒著咱們得把這歷史記牢,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發生。吉澤行雄說出來的,不過是日本侵略者在咱們中國干的壞事里的一小部分,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壞事曾經發生過。咱們得讓后代知道,以前有這么一群侵略者,在咱們中國的土地上胡作非為。咱們更得珍惜現在的和平,使勁兒讓國家強大起來,別再讓以前的傷痛又回來。
現在再看那時候,阜平的天空被戰火染得漆黑,老百姓的哭喊聲混著侵略者的壞笑。可咱們中國人骨頭硬,沒被他們嚇倒。就像那個被傷害的八路軍戰士,到最后都沒低頭。咱們記著這仇,不是為了一直恨下去,是為了不讓咱們的子孫再受這樣的苦。吉澤行雄這些人,他們手上沾了血,做的事兒沒一點兒人性。可咱們得明白一個理兒,國家不強大,就要受欺負,只有國家強了,咱們老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安穩日子。現在再講起這段歷史,不是翻舊賬,是要從里頭明白:和平來得不容易,得靠咱們自己守好。那些在戰火里犧牲的人,用他們的命給咱們鋪了路,咱們得好好走,走得穩當,走得硬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