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嚴、肅穆的臺兒莊烈士陵園東側,巍然地矗立著一座6米多高的抗日英雄紀念碑,在花香四溢、郁郁蔥蔥的百花叢中,它顯得尤為的莊重與靜穆。
碑體的四周則是由大理石堆砌的一圈圍欄,碑的中心由原國防部部長遲浩田將軍親筆題寫的“鹿廣連﹑徐德蘭烈士紀念碑”這11個氣勢恢宏、筆走龍蛇的鎏金大字;而下側的碑文則詳細地記載著這對忠貞不渝﹑視死如歸的抗日夫妻,一系列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壯舉--
一代抗日英烈鹿廣連,于1916年7月出生在臺兒莊區吉莊村。中學肄業后,鹿廣連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嶧縣師范講習所。受共產主義和進步思想的影響,他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嶧縣最早的一批地下黨員。
1938年2月,鹿廣連、徐德蘭夫婦跟隨魯南特委從棗莊撤離,隨后轉戰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的抱犢崮山區打游擊。同年3月,窮兵黷武、桀驁不羈的日寇耀武揚威地侵占了魯南。繼而,淪陷的棗莊成為了一座魑魅魍魎橫行的人間煉獄。
為了刺探城內敵軍的布防,便于我方布局,魯南縣委書記宋子成特意找鹿廣連談話,希望他能夠帶著妻子徐德蘭秘密潛入棗莊,開展地下抗日運動。
數日后,鹿廣連在本家二叔鹿傳本的鼎力幫助下,得到了一張所謂的“良民證”,并在人跡罕至的南馬道“安家落戶”。
自此后,徐德蘭夫婦正式地開啟了他們步步驚心、險象環生的“諜海”生涯。
1939年8月,經魯南縣委批準,鹿廣連組建了“中共棗莊礦區支部”,這便是日后令日寇聞風喪膽、瑟瑟發抖的“鹿廣連抗日救國黨支部”。 鹿廣連擔任支部書記,馬平、李康等為支部委員,徐德蘭則負責通訊聯絡工作。
鹿廣連以城市中軸線為“主攻”對象,東到大洼街,西到沙河巷,輻射棗莊整個中心區域。其主要任務便是發展壯大抗日救國黨支部,同時積極地開展抗日宣傳運動,搜集日寇和敵偽軍的重要戰略情報,購運抗日根據地所需的軍用物資等。
而慧心慧智、機警勇敢的徐德蘭,利用一切不可多得的機會,將抗日傳單撒遍大街小巷,將熱血鼎沸的宣傳標語貼入敵營。
一天,身手敏捷的徐德蘭有驚無險地潛入了戒備森嚴的棗莊八號樓及日寇高級將領松本的家中,貼出了“打倒日本侵略者”、“血債要用血來還”等鐵血的抗日標語,極大地震懾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鹿廣連在得知日寇即將掃蕩二區時,便在日寇必經的龍須等地設下伏擊圈,經此一役打死日軍300多人,并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鹿廣連還通過各種“微妙”的社會關系,把從黑市上買來的醫藥、布匹等緊俏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山中的抗日根據地。
日軍特務組織苦心布局的正泰洋行的大掌柜、二掌柜,先后被“鹿廣連抗日救國黨支部”的洪振海、王志勝等人暗殺后,當即引起了日本憲兵隊和特務組織的高度重視,他們密謀策劃,隨即派遣了特務和剿共隊四處偵探,監視地下黨的一舉一動。
1939年11月,狂妄不羈的日寇連續數日進行全城搜捕,時任抗日救國支委的李康和鄭毓林,黨員李繼榮、趙德全等12名黨員相繼不幸被捕,并慘遭日寇殺害。
同年12月,烏云密布、朔風寒骨,棗莊街頭突然被全線戒嚴,大有狂風欲擊,暴雪壓頂之勢。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鹿廣連的住處,幸好鹿廣連早已轉移,而窮兇極惡、喪心病狂的敵人隨即把徐德蘭和她年僅2周歲的兒子不幸抓獲。
徐德蘭被捕后,狡黠、陰鷙的日寇在得知她竟是抗日救國黨支部書記鹿廣連的妻子后,便對她加以重兵把守。桀驁不羈、滅絕人性的日軍,當即對徐德蘭實施了突擊審訊。
徐德蘭義正詞嚴、斬釘截鐵地拒絕了日寇的“招降”,并對她嚴刑逼供的日偽軍聲色俱厲地怒斥道:“你們這些狐假虎威,只會濫殺無辜的賣國賊,你們為什么不去打日冠,反倒助紂為虐,一心只殘害抗日的八路軍,你們還是中國人嗎?”
見“招安”不成,惱羞成怒的日寇便開始對徐德蘭施以各種酷刑--十指插鐵烙,灌辣椒水,壁掛等。喪盡天良的日軍利用對人體結構的熟知度,對“頑固不化”的抗日女英雄徐德蘭實施了多番慘絕人寰的摧殘與非人折磨。
在徐德蘭被關押的20多天之中,她被滅絕人寰﹑卑劣至極的日寇折磨得體無完,但即便命懸一線,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徐德蘭,始終堅如磐石。
于是,惱羞成怒﹑喪心病狂的日寇,竟然當著她的面,將她2歲的兒子砍死,并將孩子的頭顱砍下,挑在徐德蘭的面前,以快速地摧毀她的心理防線。
噴薄而出的鮮血瞬間濺落四周,濺在了徐德蘭滿是淚痕的臉上,在痛徹心扉的絕望之下,徐德蘭依然“不為所動”。最后,黔驢技窮﹑滅絕人寰的日寇,殘忍地將她的腹腔切開,并將她肚子里的胎兒用刺刀高高地挑起,在一旁自鳴得意地炫耀著。
徐德蘭和她的兩個可憐的孩子就這樣悲壯地犧牲了,而徐德蘭的丈夫鹿廣連聽聞后悲痛欲絕,發誓一定要讓滅絕人寰的日寇血債血償。
但令人可惜的是一代抗日名將鹿廣連最終也未能等到抗日勝利的那一天--1943年10月28日,鹿廣連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身負重傷,為了不被日寇俘虜,他毅然決然地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悲壯地選擇了與日寇同歸于盡。日軍為了威懾“激進”的抗日分子,兇殘地將鹿廣連的頭顱割下,懸掛在棗莊西南城門上“示眾”。
徐德蘭和鹿廣連這對視死如歸,為了民族大業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伴侶,用至高的生命和滿腔的熱血,生動地譜寫了一首首氣壯山河的愛國主義贊歌。
這便是我們偉大﹑崇高的民族英雄,無論遭受到怎樣的無情迫害與折磨,他們依然會選擇視死如歸,依然會前仆后繼,依然會氣吞山河,這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與脊梁,他們為國為民的崇高氣節,終將會生生不息,綿延至無數個世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