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道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6日報道,美國海軍推進其“常規快速打擊”高超音速導彈計劃,重點關注冷發射系統和部署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高超音速武器的成本和有效性仍然引發擔憂。
美軍“綜合威懾”關鍵
上個月,美國海軍取消了其高超音速空射進攻性反水面目標導彈(HALO)項目,但近日也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測試了其“常規快速打擊”高超音速導彈。
海軍似乎更關注哪個高超音速武器項目將向前推進,而其他項目將被“埋葬”。“常規快速打擊”以前被稱為“即時全球打擊”計劃,目前由海軍機構戰略系統計劃與陸軍機構快速反應能力與關鍵技術辦公室共同開發。
該計劃尋求采用“冷發射方式”,可以在一小時內對世界上任何地點實施打擊,使美國常規部隊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作出響應。
海軍部長約翰·費倫在一份聲明中說:“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射程和生存能力是美國綜合威懾的關鍵。一旦部署,‘常規快速打擊’項目將為我們的作戰人員提供無與倫比的打擊能力。”
最近的飛行測試是評估戰備彈(即一套完整組裝、準備部署的導彈系統)的環節之一。這一系統將包括一個兩級固體火箭助推器和一個能攜帶動能彈頭的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體。
美國海軍宣布:“從這次測試中收集的信息將為戰備彈的繼續開發和生產,以及這種冷發射方法在水面艦艇平臺上的首次使用提供信息。”
去年,這款戰備彈進行了兩次端對端飛行試驗。
戰略系統計劃主任約翰尼·沃爾夫中將解釋說:“冷發射方法允許海軍從作戰平臺上彈出導彈,并使之在進行第一階段點火前達到艦艇上方的安全距離。這項技術成就讓我們向為海軍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超音速能力又邁進了一步。”
“常規快速打擊”項目可能對糾正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錯誤至關重要。這款“尖端”戰艦一直是眾所周知的“吞金獸”,軍方傾注大量資金進去卻收效甚微。
高超音速武器不可預測的飛行模式使之能夠逃避雷達探測,減少對手的預警時間。 然而,批評者認為,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未能達到承諾的效果。此外,它的成本可能高達至少1000萬美元,令人難以承受。
然而,美國知道自己輸不起高超音速武器競賽。結果可能是,美國擁有了又一種昂貴的、它希望自己用不上的武器。
多國開展研發競爭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0日報道,盡管部署第六代技術和平臺是近期的最大熱點,但美國及其對手之間同時也在醞釀另一場軍備競賽。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海軍成功試射一枚常規高超音速導彈,標志著美國海軍發射這種海基武器的能力取得里程碑式進展。
多國都在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發。據報道,莫斯科的米格-21戰斗機已被用于部署該國的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款下一代高超音速武器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首次披露。伊朗也自稱擁有“征服者”高超音速導彈。盡管許多新興技術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但高超音速導彈可以說是最值得關注的一項。
為什么人人都想擁有高超音速武器?
即便是飛行速度最快的飛機,也遠比不上高超音速導彈的速度。此外,高超音速武器還能在飛行中途改變軌跡,就算是最強大、最先進的防空系統,也很難將其攔截和擊落。
雖然高超音速武器與其他致命導彈存在相似之處,但這種尖端武器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主要用于精確打擊,既能攜帶常規彈頭,也能攜帶核彈頭。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解釋稱,高超音速導彈尤其“有望徹底改變現代戰爭”。如果對手用高超音速導彈對美國本土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美軍可能沒有足夠的預警時間來作出有效反擊,因為探測、定位和攔截這種快速靈活的武器極具挑戰性。僅憑這一點,投入資源擴大高超音速導彈研發就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編譯/朱麗、胡廣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