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消息,在印度與英國于 5 月 6 日簽署極具標志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后,印度和歐盟(EU)的首席談判代表將于 5 月 12 日啟動關于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以及地理標志協定(GI)的下一階段談判。此次談判旨在雙方確定分兩階段推進協商后,加速完成該協議的第一階段工作,鑒于當前全球貿易局勢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舉措而充滿不確定性,這一舉措尤為關鍵。
“歐盟談判團隊將參與此輪第 11 輪談判,談判時間將持續至 5 月 16 日。”一位官員表示,并提及將優先處理有關融合的議題,同時計劃在年底前完成第二部分的談判工作。
印度在貿易協定談判方面采取了分階段策略,此前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協定談判便是采用此種模式,目前與美國的談判也遵循類似路徑。
5 月 10 日,印度商務部長 Sunil Barthwal 與參與談判的高級官員召開了審查會議,回顧上一輪會談,重點聚焦于商品、服務、投資以及政府采購等領域的市場準入提議內容。
在貿易談判進程中,若存在部分非核心貿易問題,且其解決可能需要較多時間,那么應優先聚焦于核心貿易問題。相關方表示,當前正在就何為首批可實現的“早期收獲”成果展開討論,期望能加速推進相關工作。
倘若印度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協議得以成功簽署,印度對歐盟出口的特定商品,例如成衣、藥品、鋼鐵、石油產品以及電氣機械等,其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有望顯著提升。具體而言,歐盟方面除了強烈要求大幅削減汽車和醫療設備的關稅外,還希望對葡萄酒、烈酒、肉類、家禽等產品實施減稅政策,并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
此次印度 - 歐盟貿易協定談判涉及范圍廣泛,涵蓋23個政策領域或章節,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貿易技術壁壘、貿易補救措施、原產地規則、海關和貿易便利化、競爭、貿易防御、政府采購、爭端解決、知識產權、地理標志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2023 - 2024年,印度與歐盟的雙邊貨物貿易額達1374.1億美元,其中印度出口759.2億美元,進口614.8億美元。由此,歐盟成為印度最大的貨物貿易伙伴,約占據印度出口總額的17%,而印度對歐盟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此外,2023年印度和歐盟之間的雙邊服務貿易額估計為514.5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