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印度”,但也很“印度”
如果印度真的取得了擊落多架飛機這樣的戰果,以印度政府的一貫高調風格,早就敲鑼打鼓宣傳了,怎么可能藏著掖著?
咋回事?
當地時間2025年5月11日,印度空軍中將巴蒂(AK Bharti)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軍隊“擊落了數架巴基斯坦飛機”,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他強調,由于巴基斯坦飛機并未進入印度邊境,因此沒有發現任何飛機殘骸。此外,巴蒂還表示,印度空軍已完成其作戰目的,所有飛行員均已歸來。
印方“擊落多架巴方飛機”的聲明,在時間軸與證據鏈上難以自洽:
- 時間悖論:5月7日空戰后,印度全網刪除《印度教徒報》關于3架戰機墜毀的報道,卻在5月11日宣稱“擊落巴方飛機”。若屬實,莫迪政府本可借5月9日財報季釋放利好信息對沖達索股價暴跌,而非放任軍工股震蕩。
- 技術矛盾:印軍稱使用S-400擊落“梟龍”,但俄國防部5月財報顯示,印度尚未獲得配套的40N6E遠程導彈,現有攔截半徑無法覆蓋巴方縱深機場。
- 證據閉環缺失:巴方提供陣風發動機殘骸序列號(M88-0147)與達索2019年交付記錄匹配,而印度僅展示模糊的“導彈碎片”,經BBC核實實為2022年俄烏沖突遺留物。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特別是法國媒體并未對印度聲稱的“擊落巴基斯坦戰機”進行大規模報道。這與以往印巴沖突中西方媒體的積極介入形成了鮮明對比。
法國作為“陣風”戰機的出口國,通常會對涉及該機型的軍事行動保持高度關注。
然而,此次沖突中,法國媒體的沉默可能暗示著印度聲稱的“擊落”缺乏確鑿證據。
結論
綜合來看,印度聲稱擊落巴基斯坦戰機的說法存在諸多疑點。巴基斯坦方面提供了詳細的戰報和證據,而印度則未能提供任何具體細節或證據。此外,印度尚未獲得S-400系統配套的遠程導彈,其防空能力存在局限。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媒體尤其是法國媒體的沉默,進一步削弱了印度說法的可信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