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在京劇《皿方罍》中飾演鐘少鳴 受訪者供圖
4月28日,湖南京劇演員張璇從北京捧回“全國先進工作者”這份沉甸甸的榮譽。這是她行走京劇藝術之路二十九載的收獲,也是對她另辟蹊徑推動京劇傳承創新的肯定。
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一級演員,這是張璇的職務和職稱;湖南省首位中國戲劇梅花獎與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得主,這是張璇所獲眾多榮譽中的兩個。除這些之外,她始終是那個一亮嗓子就贏得滿堂彩的湖南京劇“臺柱子”。
這份來自藝術界和戲迷的雙重認可,得之不易。憑借“擇一業,終一生”的信念和對京劇藝術的熱愛,張璇用近30年的努力成為舞臺上唱腔優美、扮相精致的京劇名角,演繹了《白蛇傳》《四郎探母》《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京劇傳統劇目中的角色,近年來又塑造了《辛追》《梅花簪》《向警予》《皿方罍》等新編劇目中的藝術形象。
她曾在身體嚴重不適時堅持完成演出,也曾在寒冬送戲下鄉的舞臺上穿著被冷雨浸透的演出服唱到最后,但比這些更能體現她對京劇藝術熱愛的,是她為京劇傳承創新蹚出新路子的勇氣與執著。4月23日,張璇主演的新編京劇《皿方罍》在湖南大劇院上演,這部史詩大戲以國寶青銅器皿方罍百年流轉的真實史料為依據,講述了國寶在多方努力下蓋身合一、完罍歸湘的故事。張璇飾演的鐘少鳴憑借細膩的表演與深厚的唱功驚艷全場,在唱念做打中融入文物之魂,讓文物“說話”。
皿方罍并不是張璇“演活”的第一件博物館文物。在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與湖南博物院攜手打造的馬王堆復原動態展《一念·辛追夢》中,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千年帛畫化作動態舞臺,傳統京劇表演與歷史文物復原展示、多媒體視覺影像相結合,講述了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利蒼之妻辛追秉承夫志教子成才、送子出征保家衛國的故事。該演出在湖南博物院演出1000余場,廣受好評,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和湖南省文旅融合示范項目?!拔覀儗⒑嫖幕c京劇融合,希望用沉浸式體驗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睆堣f,“京劇藝術與時俱進,既要守住傳統的根,也要開出時代的花,讓國粹真正‘活’在當下?!?/p>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京劇,張璇通過走進校園、舉辦講座等方式,普及京劇知識,培養年輕一代的藝術審美和文化自信。她在高鐵站策劃京劇快閃,讓旅客驚呼“原來穆桂英這么颯”;在抖音開公益直播課堂,教網友學唱腔,累計吸引200萬人在線觀看,彈幕刷滿“傳統文化YYDS”。
張璇從不擔心短視頻會搶劇場的觀眾,她說:“只有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京劇、喜歡京劇,他們才會走進劇場看京劇?!比缃瘢鲜【﹦”Wo傳承中心的“周末劇場”幾乎場場爆滿,臺下年輕觀眾扎堆?!拔覀冊洑v過臺上演員比臺下觀眾多的困境,而現在,很多演出票要靠搶?!边@讓張璇很自豪。
5月17日至18日,由張璇領銜出演的多媒體跨界融合音樂話劇《西漢有戲·辛追的家宴》將在湖南大劇院上演。該劇以“宴”為脈絡,大量運用全息投影、實物造景、舞蹈、雜技等藝術手段,打破傳統舞臺劇的邊界,實現文物敘事的可視化、情感化與當代表達。
推動京劇傳承創新,張璇一直行在路上?!叭珖冗M工作者這份殊榮,是肯定,更是責任;是勛章,更是號角?!睆堣f,未來將繼續創新表演形式,豐富表演內容,用雙肩扛起傳承的擔子,用腳步丈量惠民舞臺,讓京劇文化走進群眾、貼近群眾。
2025年5月12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張璇:唱念做打“演活”文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