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聲響起,一抹紅纓劃過空中,一個利落的360度翻身、定格、亮相,這一刻,甄淑梭不是甄淑梭,是馳騁沙場、揮刀可“挽河山”的巾幗英雄穆桂英。這一刻,刀馬旦甄淑梭沒有聽到多年前熟悉的掌聲與喝彩,只有眼前的手機屏幕上粉絲們接連豎起的大拇指,以及一顆又一顆閃亮的小紅心。從她身后大搖大擺走過的,是家里養(yǎng)的那只最威風的大公雞。翻修的小院,如今是甄淑梭最喜歡的舞臺。甄淑梭說,觀眾一直都在,從戲臺到網(wǎng)絡,舞臺換了,粉絲依然能夠認可,她好像找到了第二次生命。
甄淑梭與愛人馬三權在自家院子直播表演拿手絕活
在社交平臺上,甄淑梭介紹自己是“失去舞臺的刀馬旦”,其實她明白,她的舞臺“在田間地頭”,她的觀眾“就是雞鴨牛鵝”。甄淑梭的舞臺可不止田間地頭、自家小院。趕著羊走到村里的林蔭小道上,一時興起,她會快跑幾步,一串前空翻連著后空翻后,左右瞧瞧,四周沒人,又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吆喝著羊群往山上去了。有時去辦喜事的鄰居家?guī)兔?,隨手抓起一根燒火棍,也能高高拋起,穩(wěn)穩(wěn)拿住。在她眼里,亮著火焰的燒火棍、使了多年的放羊鞭,和平日揮舞慣了的紅纓槍沒什么兩樣。
甄淑梭手拿燒火棍表演
女兒心疼甄淑梭,嗔怪她是個“戲瘋子”,甄淑梭也不反駁,樂呵呵地接受。戲瘋子這個稱呼,她11歲的時候就有了。“我最早喜歡的不是戲曲,是喜歡做女俠”,戲臺上除暴安良的女英雄,讓甄淑梭迷上了刀馬旦??磻蚯栋咨邆鳌窌r,甄淑梭一眼愛上了會武功的青蛇。寒冬臘月,她的圍脖不是圍在脖子上,總是緊緊地勒在腰間,在村里無論見到誰,都用戲腔跟人打招呼,“姐姐多保重,小青告辭”,村里人聽完愣在原地,甄淑梭早已笑著跑遠了。
在戲校練基本功的甄淑梭
看甄淑梭這么迷戲,父母一商量,送她去了戲校。學戲的日子很苦,“睡的地方都是稻草鋪地,幾十個人睡在那個稻草上面。那時候家里窮,冬天只有一雙白球鞋,到第二天早上腳里邊的汗水就會結成冰。腳凍出了大凍瘡,里邊那個肉都爛了,醫(yī)生說,孩子你咋這么堅強?這是你的骨頭。”十幾歲的甄淑梭坦言當時并不知道為了什么,“就是想練”。
甄淑梭在老師指導下練功
“我同學說,你昨天晚上說的什么夢話?我在說‘這個怎么做,這個怎么走’,做夢都在學動作?!?82個學生,甄淑梭練功最苦,也最愛笑,大家索性給她起了個藝名,就叫“妞妞”。兩年后,甄淑梭考入河北唐縣梆子劇團。本打算在舞臺上大施拳腳,沒想到,每出戲都是一樣的角色:翻滾著上臺,翻滾著下臺,沒有一句戲詞,總也看不清正臉。無名“跑兵”,就這么跑了10年。
每次演出下來,甄淑梭衣服已浸濕大半
后來,甄淑梭結婚、生子,外出演出也常常帶著剛剛兩三個月的兒子?!拔夷眯”蛔颖е鴥鹤樱焯炖涞臅r候,我老公就抱著我娘倆。坐在車上,晃來晃去,晃來晃去。”一家三口,都為戲忙。
彼時,北方的戲曲開始沒落,演出越來越少,河北的一些劇團大都處于半停演狀態(tài)?!疤貏e落寞,帶著孩子風里來雨里去演了三個月,沒有一分錢?!睕]有演出的日子,甄淑梭每天在家里練功,愛人馬三權就到大街上去賣冰棍補貼家用。
甄淑梭與愛人馬三權
“百戲之祖是南戲,南戲故里在溫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溫州,名角匯集,斗戲唱戲,百家爭艷,聽說溫州最缺刀馬旦,甄淑梭動了心。可是孩子當時只有八個月大,聽著孩子找媽媽的哭聲,甄淑梭心如刀割。“回頭想想,我要是不走,孩子吃什么?怎么上學?當時去溫州,心里就鉚足了勁,我要去賺錢養(yǎng)家糊口?!?994年,甄淑梭和愛人背上行李,揣著家里人東拼西湊的500塊錢南下溫州。
到了溫州,甄淑梭只練習了七天就登臺唱武旦,沒想到出師未捷?!疤針?,槍掉下來;耍刀,刀掉下來;翻跟頭,摔在臺上,每一個動作臺底下都是喝倒彩,扎心的難過?!闭缡缢笠幌屡_就開始哭,只想趕快離開溫州。后臺一位唱花臉的老藝人鼓勵甄淑梭,“我看了你在臺上那個精氣神,你是有戲飯的,別灰心。”
甄淑梭(左一)在溫州戲臺演出
想想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哪有回頭路?之后的半個月,除了吃飯和睡覺,甄淑梭背上的大靠、手里的標槍就沒放下來過。等她再上臺的時候,收獲的不再是噓聲,而是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一年以后,甄淑梭再上臺,臺下看戲的觀眾開始喊“溫州第一”。再后來,不少觀眾拎著燉好的老鴨、新鮮的螃蟹、核桃仁在舞臺下等甄淑梭,甄淑梭紅了。
戲臺下的甄淑梭沒有陶醉在“溫州第一刀馬旦”的美譽中,她和愛人一天不落地搭檔練功,經(jīng)常練著練著就吵一架,吵完了又接著加大難度繼續(xù)練。憑借扎實的功夫,甄淑梭很快成為溫州戲班的“臺柱子”。她待在哪個劇團,哪個劇團生意就好?!拔易钚腋5臅r候是啥?到了臺上,觀眾高聲喊‘妞妞好’”。從1994年到2020年,溫州26年,舞臺之上,甄淑梭嘗到了“角兒”的幸福。
甄淑梭(中)與同事們在一起
2020年后,演出減少,甄淑梭和愛人再三思量,最終決定離開溫州,回到河北老家。一家人終于團聚,只是,舞臺沒了。在一雙兒女的鼓勵下,49歲的甄淑梭嘗試著對著手機直播。最開始的幾天,她在心里沒少嘀咕:誰會愿意看一個刀馬旦練功呢?“我就把手機架在那里,我兒子叫我點開,你去練功,我就去練功,我看見直播間的評論區(qū)里邊好幾百人都在那兒說好,當時感覺好像信心又來了,又有舞臺了。”
甄淑梭和她的一雙兒女
“等我直播到第七天,忽然我直播間就上到13000多人?!毖劾锩肮獾恼缡缢笠齺碓絹碓蕉嗟年P注,“我拍了個短視頻,寫了個文案:現(xiàn)場只有我婆婆和九頭牛看我表演。結果我看評論區(qū),粉絲們說我是第10頭,我是第11頭……一下子無數(shù)頭牛,4000多萬的播放量?!卑偃f粉絲藏在評論里的熱乎勁,甄淑梭隔著手機,看得鼻酸眼熱。
甄淑梭在自家牛棚前表演靠旗轉刀
闊別五年后,54歲的甄淑梭今年重返溫州,再次踏上那方她日思夜想的舞臺。熟悉的鑼鼓聲,耀眼的紅戲服,身披大靠的甄淑梭站在側幕深吸了一口氣。帥字旗近在眼前,等到下一個鼓點,她就是53歲又統(tǒng)管三軍的穆氏桂英。
甄淑梭演出結束后,戲迷在后臺為她慶生。
臺上的鑼鼓聲和著臺下的叫好聲、喝彩聲,這是甄淑梭再熟悉不過的了,她曾經(jīng)整整聽了26年。演出結束,甄淑梭沒有急著卸妝,坐在后臺的椅子上,熱淚滂沱。“互聯(lián)網(wǎng)是我更大的舞臺,我點開這個直播,我就上了舞臺了。我人在哪里,我的舞臺就在哪里,我的舞臺刻在我的骨子里,刻在我的心里?!睉蛎赃€在,舞臺還在,她也一直都在舞臺上,沒舍得離開。
甄淑梭和她的小院
昨天,甄淑梭當奶奶了,她開始犯愁,是該卸下大靠,放下標槍去抱孫女,還是和一如過往的41年一樣,一天不落地練功?女兒沒有給建議,在她心里,媽媽是敢愛敢恨的青蛇,是智勇雙全的樊梨花,是忠貞多謀的穆桂英,是癡迷舞臺的“戲瘋子”。她知道,只要還能轉得動刀,耍得了槍,媽媽都會“披盔戴甲、神采奕奕地在熱愛里闖蕩”?!拔掖蛩阌猩瓯持疫@一身大靠,走出國門去表演一下,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中國的戲曲,中國的老太太也是很厲害”,這是摸爬滾打41年的刀馬旦甄淑梭眼下最大的心愿。
(中國之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