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歲,省吃儉用給兒子還房貸,無意間聽到兒媳說:每個月只給2000還以為很了不起
我今年56歲了,大半輩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一輩子勤勤懇懇,就盼著能把日子過好,把孩子拉扯大。
我和老伴兒生活在一個小縣城,雖說沒什么大本事,但也把兒子培養得白白凈凈,供他上了大學。
兒子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
看著他在大城市里站穩腳跟,我和老伴兒打心眼里高興。
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啊,兒子工作沒幾年,就說要買房結婚。
我和老伴兒一合計,把家里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又跟親戚借了些,好歹湊齊了房子的首付。
房子買了,可房貸的壓力卻像一座大山,壓在了兒子的肩上。
我和老伴兒心疼兒子,想著能幫他一把是一把。
于是,我們開始省吃儉用,每個月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擠出2000塊錢,給兒子還房貸。
為了省錢,我和老伴兒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
衣服破了,縫縫補補繼續穿;菜價貴的時候,就買些便宜的青菜對付對付。
就連生病,能扛過去的,我們都不去醫院,就怕花錢。
那天,我去兒子家送些自家種的菜。
因為走得急,忘了帶鑰匙,就站在門口等兒子兒媳回來。
等了一會兒,聽到他們回來了,正準備敲門,卻聽到兒媳在屋里說:“每個月就給2000塊錢,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呢,這點錢在這大城市里,能干什么呀?”
聽到這話,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就為了能幫兒子減輕點負擔,沒想到在兒媳眼里,這2000塊錢卻這么不值一提。
我站在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心里五味雜陳。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
回想起自己這些年為了兒子,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們太慣著兒子了,什么都替他操心,什么都替他做,讓他和兒媳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天,我把兒子叫到一旁,跟他說了我昨天聽到的話。
兒子聽了,滿臉愧疚,他說:“爸,我知道錯了,是我沒教育好她,讓您受委屈了。您和媽為我付出這么多,我卻沒讓你們享一天福,還讓您聽到這樣的話。”
看著兒子真誠的樣子,我的心里好受了一些。
我對兒子說:“兒啊,爸不是怪你們,爸知道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可爸和你媽也不容易啊,我們年紀大了,沒什么本事,每個月能拿出2000塊錢,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兒子紅著眼眶說:“爸,我懂,以后我會和她好好說的,讓她知道你們的辛苦。以后,我也會努力工作,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從那以后,兒子和兒媳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他們不再覺得我們給的錢是理所當然的,每次我們去,他們都會很熱情地招待我們。
兒媳也會主動和我們聊天,關心我們的身體。
通過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慣子如殺子。
我們做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感恩,懂得生活的艱辛。
有句話說得好:“有怎樣的能力,過怎樣的生活。”
我們不能因為心疼孩子,就無底線地幫助他們,這樣只會讓他們失去奮斗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