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給大家分享了一項在歐洲心臟雜志上發表的大型研究,該研究通過對20萬人的尚未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后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雖然目前仍然是評估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首要靶點,但另外兩個血脂指標,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們后面的內容,先來為沒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對該研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這項新發表的大型研究發現,相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大約有十二分之一的患者,單純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嚴重低估他們的心血管風險),通過載脂蛋白B和脂蛋白a這兩個指標,能夠更全面的評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載脂蛋白B是我們身體中運載膽固醇的主要結合蛋白,它的數量多少,預示了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的“壞膽固醇總量”,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它涵蓋的膽固醇類型更廣泛,除了占絕大多數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外,極低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等,包括另一個心血管疾病評估指標脂蛋白a,它們身上都會結合一個載脂蛋白B。
脂蛋白a是一個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的重要血脂指標,它的結構類似于低密度脂蛋白,但如果水平過高,又獨立于低密度脂蛋白之外帶來心血管風險,這個指標受飲食、運動,他汀類藥物等的影響很小,往往與個人體質有更大的關系。
研究發現,載脂蛋白B每升高一個標準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就會升高34%,而脂蛋白a每升高一個標準差,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20%,而且脂蛋白a帶來的風險增加,是獨立于載脂蛋白B之外的。
因此,不管是尚未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還是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我們在關注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同時,也要注意積極關注上述的兩個血脂指標。
在分享這項研究過后,有不少讀者朋友問,對于載脂蛋白B和脂蛋白a這兩個指標,我們又該如何加強控制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就重點來和大家談一下這個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
對于載脂蛋白B來說,它結合的脂質類型是比較多的,除了我們飲食攝入的脂質營養轉化的初期階段形成的乳糜微粒,其他的“壞膽固醇”類型,包括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等,都結合著載脂蛋白B,因此,控制這個指標,其實是對血脂譜的更全面控制。
載脂蛋白B中,極低密度脂蛋白仍然是占比最高的,所以它仍然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首要目標。如果我們發現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我們還是要作為重點,要積極的予以控制。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我們除了要做好健康飲食,加強運動鍛煉等生活干預方式以外,也可以使用他汀類藥物,膽固醇吸收抑制劑,PCSK9抑制劑類等藥物進行加強干預,一般說來,把這個值降下來,就等于把載脂蛋白B降下來了一大半。
除了要注意低密度脂蛋白以外,載脂蛋白B中另一個重要的“壞膽固醇”是顆粒更大的極低密度脂蛋白,它是乳糜微粒轉化為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脂質的初級代謝產物,甘油三酯使其主要成分。
在這項新研究中發現,如果在同等水平下,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帶來的心血管風險更大,但由于它的數量僅為低密度脂蛋白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對心血管風險的貢獻才相對較小。
因此,對于存在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一定不要忽視這個指標,積極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就是在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是在降低載脂蛋白B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控制,生活調理的作用非常顯著,清淡飲食,杜絕高脂高糖,加強運動鍛煉,都能夠顯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對于一些重度升高的朋友,可以考慮使用貝特類藥物,單組分魚油衍生物(如IPE)等制劑進行降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等藥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控制好了上述的兩個血脂水平,載脂蛋白B的水平也就進一步下降了。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都控制了兩個指標,載脂蛋白B為啥還是偏高呢?
這種情況需要解釋一下,在新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的是核磁共振技術測量的不含脂蛋白a的載脂蛋白B顆粒水平,而我們日常抽血檢測,血脂7項中的載脂蛋白B,則是含有脂蛋白a 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嚴格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但脂蛋白a 的水平仍然較高的話,載脂蛋白B的水平可能仍然會偏高。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關注一下“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值,如果這個值已經控制到了較低水平,則說明非脂蛋白a的載脂蛋白B水平,就已經控制的還可以了。
脂蛋白a是一項獨立于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B之外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但它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受生活因素影響較小,因此如果不進行藥物干預,人一生中脂蛋白a的水平可能是相對固定的,那些天生就脂蛋白a偏高的人,其額外的心血管風險就更高。
壞消息是,目前還沒有能夠專門應對脂蛋白a升高的藥物獲批上市,因此,對于存在脂蛋白a升高的朋友們來說,我們目前能做的,主要還是控制好其他的血脂指標以及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吸煙等心血管風險因素,盡量的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
盡管目前已經上市的PCSK9抑制劑,對于脂蛋白a有一定的降低調節作用,甚至某些PCSK9抑制劑能夠使脂蛋白a降低50%左右,但這不是該類藥物的主要作用靶點,也往往很難將升高的脂蛋白a降低到安全水平。
好消息是,目前已經有兩款專門針對,小分子RNA干擾藥物正在開發進程中,這兩個藥物通過皮下注射給藥,能夠使脂蛋白a降低幅度高達90%以上,而且已經均已完成了2期臨床,有一款已經正在進行3期臨床,相信幾年內這兩個專門降低脂蛋白a的藥物就會獲批上市,對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控制帶來新的用藥選擇。
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更全面的加強血脂控制,更全面的降低心血管風險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更靠譜的健康科普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