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5月11日報道,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官網在人口構成表述上出現重大修改。對比網頁歷史快照顯示,2023年頁面明確標注"漢人為最大族群,占總人口96.4%",而當前版本卻將原住民族群單列為2.6%,新增"外來人口"占1.2%,剩余96.2%統稱為"其余人口"。
這種刻意抹除"漢人"概念的操作引發輿論嘩然。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明哲指出,臺灣地區97%以上人口都是明清以來渡海遷臺的漢人后裔,這種去歷史化的分類法完全違背學術常識,"用'其余人口'這種模糊概念取代明確族裔歸屬,實質是要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臍帶"。
查閱臺當局近年文件發現,這已非首次文化切割操作。2022年教科書已將"光復臺灣"改為"戰后接收",2024年新編地圖冊刪除所有大陸地名標注。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分析,這種系統性"去中國化"工程旨在構建虛幻的"臺灣民族"認同,為政治圖謀制造社會基礎。
島內網絡聲浪顯示,該修改引發強烈民意反彈。PTT論壇相關討論帖12小時內點擊量突破50萬,有網友質問:"難道我家族譜記載的漳州祖籍都是假的?"臉書熱門評論指出:"當局不敢面對閩南人、客家人都是漢人的事實,這種掩耳盜鈴的伎倆騙不了任何人。"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此前多次強調,任何"去中國化"行徑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部分的事實。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共同維護中華文化傳承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請看看本文流量如果很好,就是民意體驗!只有臺獨才刻意壓制,你覺得對不對?如果不行必刪除此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