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微博熱搜被一條消息“炸”上了榜首——黃磊女兒黃多多(黃憶慈)確認出演程耳導演的文藝片《人魚》,搭檔王一博、湯唯等一線演員。
這是19歲的黃多多首次觸電大銀幕,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全網熱議。
有人感慨“星二代開局即頂配”,也有人質疑“資源咖空降”,但更多網友看到定妝照后直呼:“這張臉就是為鏡頭生的!”
01 從《爸爸去哪兒》到《人魚》:黃多多的“頂配人生”
黃多多的每一步成長,都踩中了娛樂圈最頂配的資源。
2014年,8歲的她跟著父親黃磊參加《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一句“爸爸我要吃冰淇淋”萌化觀眾,成為“國民閨女”。
此后雖未正式出道,但她的生活始終在聚光燈下:12歲染發、14歲執導話劇、16歲登上烏鎮戲劇節舞臺……
黃磊夫婦的微博成了女兒的“成長直播間”,連她讀書、健身的日常都能沖上熱搜。
這次參演《人魚》,看似突然,實則早有鋪墊。
導演程耳與黃磊是多年好友,兩人合作過《無名》;博納影業老板于冬更是黃磊的老搭檔。
再加上黃多多從小接受話劇訓練,在賴聲川的《水中之書》中積累舞臺經驗,這次“跨界”更像是資源與人脈的水到渠成。
02 電影《人魚》:文藝片里的“頂流+星二代”實驗
這部讓黃多多站上風口浪尖的電影,本身也充滿話題性。
導演程耳曾憑《羅曼蒂克消亡史》《無名》樹立獨特的文藝片風格,新作《人魚》橫跨中國、越南、日本三地,講述三個“邊緣人”的命運交織。
王一博飾演的北方青年與黃多多飾演的“人魚”少女,將上演一段跨越物種的羈絆。
從流出的拍攝花絮看,黃多多的造型堪稱驚艷:藍色魚尾裙搭配濕發,眼神清澈中帶著神秘。
導演程耳用“故事感面容”形容她,認為她“既有少女的靈動,又暗藏人魚的憂郁”。
而王一博為角色苦練半年水下動作,拍攝時還親自指導黃多多完成高難度鏡頭,兩人互動被贊“化學反應超預期”。
03 爭議背后:娛樂圈的“資源世襲”困局
黃多多的“橫空出世”,再次點燃了關于“星二代特權”的爭論。
支持者認為:“她從小接觸頂級資源,演技未必差”“這張臉不演戲可惜了”;
反對者則嘲諷:“普通演員跑十年龍套,不如投胎到黃磊家”。
事實上,娛樂圈的“資源世襲”早已不是秘密。
從陳飛宇到歐陽娜娜,星二代們出道即主角已成常態。
但黃多多的特殊性在于:她幾乎在觀眾眼皮底下長大,每一步都踩中話題點。
染發爭議、學霸人設、舞臺劇經驗……
這些經歷既為她積累關注度,也成了輿論反噬的導火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黃多多的選擇其實風險極高。
文藝片受眾有限,程耳的風格又偏小眾。若演技撐不起角色,“資源咖”標簽可能伴隨整個職業生涯。
正如網友所言:“捧得越高,摔得越狠。”
04 未來可期?黃多多的“破圈”挑戰
拋開爭議,黃多多的優勢不容小覷。
顏值與氣質在新生代中獨樹一幟,既有母親孫莉的溫婉,又繼承了父親黃磊的憂郁感;從小接觸話劇和電影圈,臺詞功底比同齡人扎實。
更重要的是,她背后站著黃磊的“娛樂圈人脈網”——北影導師、烏鎮戲劇節發起人、綜藝常駐嘉賓,這些身份都能為女兒鋪路。
但要想真正“破圈”,僅靠資源遠遠不夠。
參考易烊千璽的轉型之路,從流量偶像到實力演員,靠的是《少年的你》中“毀容式演技”。
對黃多多而言,《人魚》既是機遇也是考場。
觀眾可以接受“星二代”,但絕不會為“花瓶”買單。
結語:是“天降紫微星”還是“強推之恥”?
黃多多出演《人魚》,像一面鏡子照出娛樂圈的殘酷現實:有人生來在羅馬,有人終其一生到不了起點。
但資本與流量堆砌的熱度終會退散,作品和演技才是演員的立身之本。
正如一位網友的犀利評論:“星二代的紅利只能送你進門,修行還得看自己。”
這部電影注定不會平靜。
有人等著看“童話成真”,有人等著看“笑話誕生”。
而對普通觀眾來說,或許更該關注電影本身:程耳的美學、王一博的突破、黃多多的首秀——好故事與好表演,才是對爭議最好的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