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在很多人看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美國經濟本身也造成很大的損害。
但從一季度經濟數據看,負面效益尚不顯著,以內需為主要驅動力的美國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強的韌勁。
GDP表現:環比萎縮但同比仍增長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降0.3%,為2022年以來首次季度負增長,顯著低于2024年四季度的2.4%。
但剔除季節性因素后,一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長2%,顯示經濟基本面尚未全面惡化。
而從拖累因素看,主要也還是受到進口階段性激增的影響。
一季度,美國企業為規避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當季商品進口環比增長高達50.9%,導致貿易逆差擴大至3,185億美元,“凈出口”對GDP的拖累達4.83個百分點,創1947年以來最大單季拖累。
另外,由于預算收緊和國防開支削減,聯邦政府支出環比下降5.1%,也拖累經濟增長約0.33個百分點。
內需表現:消費穩健,投資強勁
從經濟增長動力看,美國國內的消費和投資依然保持強勁。
一季度個人消費支出環比年率增長1.8%,較上季度4.0%的增速明顯放緩,但仍支撐了1.21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其中,核心消費(剔除能源和食品)增長3.5%,顯示消費韌性。
而在投資方面,私人投資逆勢增長
:非住宅投資
環比年率增長9.8%,其中設備投資激增22.5%(主要由計算機和工業設備推動)。這也體現了產業界為應對關稅大戰和未來供應鏈脫鉤的大趨勢,已經開始在投資端提前布局。
通脹和就業:表現平穩
通脹是美國民眾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而在通脹方面走勢
,一季度美國CPI同比從年初3.0%降至2.4%,形勢大為好轉。這其中,能源價格下跌成為CPI降溫的主要驅動力。
就業方面
,一季度非農就業月均增17.4萬人,失業率穩定在4.0%-4.2%,勞動力參與率維持62.4%-62.6%,總體也表現平穩。
綜合來看,盡管一季度面臨了聯邦政府支出縮減、進口激增和股市大跌等不利因素,但美國經濟仍然依靠強勁的內需拉動,保持了相當的韌勁。目前尚未表現出明顯的“滯漲”或衰退的風險。
而如果二季度與中國等過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進口對經濟的拖累效應大幅減小,那美國經濟有望迎來強勁反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