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向分析
1、人文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描述的思路
從時間變化及空間變化兩方面去描述;再描述其變化幅度或變化速率;變化時間空間的極值。
(1)時間變化
包括數值的上升、下降、增大、減小,最大小值變化趨勢,以及不同時間段的變化幅度、變化率、增長速度。
(2)空間變化
包括范圍、面積的變化以及變化的方向等。考慮水平上的變化或垂直方向上的變化及隨空間變化的幅度和空間變化的極值分布。
2、產業經濟地理現象變化原因分析的總體思路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是起初是以政策因素為背景而產生的變化;以勞動力、地租、市場因素變化為直接因素;以技術因素為支撐和動力;從而加速土地商品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由此引發產業結構變化,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并向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業態變化。進而影響就業結構變化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及區域聯系形式變化,生活方式及地理景觀的變化。
3、影響產業企業的經營戰略的主導因素
從利潤和效益角度看,要緊扣產業鏈各環節即研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去分析。
從成本看除了考慮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和規模生產外,地理位置、地價、運費、勞動力工資、稅收、政策、基礎設施、分工與協作關系、原料成本、動力、其它交易成本、治污費用等都對產業經營有重要的影響。
4、從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問題
要從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的面積空間,地形特點、開發成本包含地價、土地未來的規劃優勢及開發潛力等角度去分析或評價。
5、鄉村土地利用變化分析的思路
①保護耕地資源,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守住耕地紅線,保證耕地規模和耕地質量,藏糧于地,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②土地利用按因地制宜原則,合理規劃農業用地,改良利用廢棄土地,經營模式達到: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集約化,智能化,生態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③走生態農業模式,利用農業科技,改良耕地,興修水利,減災防災,培育良種,防止耕地污染,減少土地的水蝕和風蝕,節約用地,防止丟荒棄耕。改造廢棄舊房用地,增加耕地面積。
④采用先進農業耕作方式,保持耕地生產力。
6、技術因素在產業發展的作用是必考的考點。例如說明AI技術在育種中的促進作用:
提高種子品質;提高育種成功率,減少育種損失;縮短育種時間;降低育種成本。
7、產業在空間上布局一般會經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例如:數據中心作為一種數字基礎設施,其區位選擇綜合了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多種產業特性,涉及社會、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需要廣闊的需求市場,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作為支撐與保障,數據中心的運行與保障需要完善的交通條件、先進的技術水平、穩定的運營環境。所以發展初期,具有強市場指向性特征的新型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首先出現在互聯網發達、具有先進數字化水平的算力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闊的城市地區,吸引數據中心聚集;在隨后的市場趨向飽和、競爭壓力增大、關鍵要素成本上升、區域政策調整、外部環境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數據中心開始向周邊具備區位優勢的鄰近城市擴張,并在這些區域進一步聚集增長,形成新的核心區,循環反復。
9、能源及戰略性資源的開發及國際貿易關系到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環境安全及區區域可持續發展。鋼鐵工業、石化產業、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在城市化過程中的空間規劃及布局區位因素的變化仍是考核重點。
10、產業經濟地理現象變化的總體思路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是起初是以政策因素為背景而產生的變化;以勞動力、地租、市場因素變化為直接因素;以技術因素為支撐和動力;從而加速土地商品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由此引發產業結構變化,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并向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業態變化。進而影響就業結構變化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及區域聯系形式變化,生活方式及地理景觀的變化。
例題思考
例1、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革命老區江西南康素有“木匠之鄉”的稱號。2021年,南康常住人口89萬人,其中近4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家具產業。2022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產值突破2515.6億元,其品牌價值超700億元,居全國家具產業首位。目前南康已實現家具、家電、家裝等產業融合發展,并與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
材料二、圖1為南康位置圖,圖2為南康家具產業發展演化階段圖。
(1)簡述南康家具產業起步階段的區位優勢條件。
(2)說出南康家具產業空間格局的演變特點。
(3)說明家具產業的發展對南康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
參考答案
(1)勞動力豐富廉價;木工技術水平高;水陸交通便利;消費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
(2)由點到面;規模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聚;由區域內到區域間(區際間)。
(3)推動特色小鎮的形成,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內產業融合發展,產業結構優化;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與大灣區的協同發展;與國際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試題分析
本題以江西省南康家具產業發展相關材料為地理情境,共設置3道小題,主要考查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產業空間格局變化、工業發展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等內容,考查學生對教材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遷移與調動能力,試題體現綜合思維能力考查,區域認知考查以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總體難度偏中低水平。具體分析如下:
第(1)題
審題注意是”簡述”,南康家具產業起步階段的區位優勢條件主要考慮社會經濟因素。南康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勞動力豐富廉價;原料、地價、勞動力廉價→家具產業發展成本較低;家俱帶帶傳統工藝特點→江西南康素有“木匠之鄉”的稱號,發展歷史悠久→木工工藝技術水平高,知名度高;水系、國道、鐵路分布→水陸交通便利;人口多,消費者多→消費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有助于家具產業發展。
此類區位分析題一般是送分題,答題一定要仔細,抓主要因素作答,學會圖文轉化,提取必要信息作答。
第(2)題
審題注意“產業空間格局演變”。要答出演變的特點,產業分布分析可從人分布規模變化、分布形態變化、沿變化因素產生的空間格局變化來回答。根據圖示信息,在南康家具產業發展演化階段圖看出,家具產業主要從小作坊、前店后廠逐漸發展為特色小鎮、產業園。空間格局變化呈現出由點(前店后廠)到面(特色小鎮),家具產業規模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聚,空間從鄉鎮發展為國際陸港,由區域內到區域間(區際間)。
第(3)題
家具產業的發展對南康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從區域城鎮化、產業結構優化等角度分析。隨著家具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增加二三產業占比,推動特色小鎮的形成,增加城鎮人口占比,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內產業融合發展,產業結構優化,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道路、建筑等,促進與大灣區的協同發展,與國際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加強國際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