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備受關注的2025 年強基計劃報名基本結束,全國 39 所高校的報名人次數據也隨之揭曉,全國報名共計1097068人次,相較2024年的930085人次,上漲近16.7萬人次,增幅僅20%,報名人次首次出現大幅反彈。
強基計劃從2020年起開啟招生,到今年已進入第六年,總體來看,經歷了報名人次虛高到回歸理性,再到持續增加的的過程。2020年首次報名超過133萬,當年的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報名比例超過10%,而總體招生人數僅600從整體招生規模來看,每年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大約維持在 6000人左右。在2020-2022年期間,三年累計招生約1.8萬人次,這意味著2020年強基計劃總體錄取率不到5%,出現了絕大多數考生“陪太子讀書”的現象。
2021年的強基計劃報名人次出現大幅下上漲,達到187萬人次,隨后出現大幅回落,2022年報名人才下降至86.5萬,降幅超50%;2023年報名人次保持穩定,為88.3萬人次;2024年報名人次小幅回升,達到99萬人次,2025年再次回歸到接近110萬,而今年的高考人數預計在1400萬至1450人之間。
需要說明的是,報名人次不等于報名實際人數,包括了同一個人報名后取消,再報名的情況,但可反映學校報名熱度情況。從2025年39所高校的報名人次來看,北京大學報名人次5.2萬+;清華大學報名人次4.6萬+。從招生人數來看清華大學為757人,北京大學560人,浙江大學291人,上海交通大學274人,復旦大學223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46人,南京大學206人,其他高校的招生熱人數都低于上述七校,錄取比例也更低。
202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報名人次4.5萬+、北京理工大學報名人次4.4萬+,成為今年熱度最高的兩大名校,最主要原因是不鎖檔,出分后校測,而且僅面試,是華五學生很好的保底院校。報名熱度最低的是同濟大學2.1萬,專業優勢不明顯,提前鎖檔。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校報名人次在3萬以上,為院校特色鮮明的綜合型院校。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東北大學等校招生專業較少,報名人次1萬+。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五報考人次最多的一年是2021年,達到35萬人次,最少的一年是2022年,為14萬人次。2025 年總報名15萬人次,熱度最高的是南京大學3.7萬人次,最低的是中科大2萬人次。
強基計劃本質上是擇志導向下的拔尖選拔,報名熱度上漲,生源質量也隨之上漲,高校嚴控選才標準。雖然招生計劃有所擴招,但同時競賽破格政策收緊,部分高校對競賽破格入圍條件進行了調整,對破格生來說,破格入圍機會減少,并且校測筆面試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