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方法】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一次我用到的測試方法,其實十分簡單。那就是記錄武器在不同【后坐力控制】點數時,各項子屬性所發生的變化。
以AKM為例,它默認的【后坐力控制】數值是39,此時各項數據都是1倍,而當【后坐力控制】數值增加到40時,【全自動垂直/水平后坐力倍率】、【點射垂直/水平后坐力倍率】就都變成了0.98倍,【當前武器開火時穩定性】變成了0.99倍。今天的內容就是通過連續記錄這些數值的變化,然后分析與實戰體驗做對比最后得出結論。
【后坐力倍率控制的極限】
雖然在之前某次更新公告當中曾經提到,在更新之后削弱了堆疊相同武器屬性時所產生效果。
但這并不意味著三角洲行動全面戰場的【后坐力控制】或者【后坐力倍率】是有“天花板”的,事實恰好相反目前AKM的配件池大概可以堆到74的后坐力控制,也就是+35點,此時無論是【后坐力控制】整體收益,還是【后坐力倍率】的增益都是一直在增加的,并沒有觸及“天花板”。
當然實戰中+35后坐力是一種特別不實用的行為,這是因為這樣堆后坐力會讓你武器的靈活性大打折扣。
【后坐力倍率的變化趨勢】
既然后坐力的極限沒有盡頭,那么我們所需要考慮的其實就只有一點了,那就是“變化趨勢”了。
這里直接看數據圖表說話就可以了。這里我們需要從點數為正或者負兩個方向分別去研究。
當【后坐力控制】點數正時:在+8之前,每一點【后坐力控制】都會降低0.02【后坐力倍率】,而在+8之后從圖表也就是游戲內顯示的數據來看,會出現偶爾降低0.02偶爾降低0.01,個人猜測是因為游戲當中是按照取四舍五入取小數點后兩位的來顯示的,所以我們暫時默認從+9開始每一點【后坐力控制】都會降低大約0.015的【后坐力倍率】
當【后坐力控制】點數處于負值時:此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因為每減少一點【后坐力控制】時都會增加0.03倍【后坐力倍率】,并且在-8點時達到極限,然后最終會在大約1.3倍左右徘徊。
【總結】
最后做一下總結。對于【后坐力倍率】這項屬性來說,在【后坐力控制】處于正數時,它在+8之時是最具性價比的,之后的點數或者配件投入的性價比就會降低。而對于想要犧牲【后坐力控制】去換取靈活性等其他屬性的玩家來說,需要記住當【后坐力控制】處于負值時,每一點所降低的【后坐力倍率】都更多。
另外補充一個小知識,目前三角洲行動的這個屬性變化模板似乎是按照武器類別去劃分的,比如我在測試時就也看過精確射手步槍的屬性,雖然具體每一點的變化數值有所不同,但整體的趨勢仍然是相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