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又出現了一則引人關注的召回消息,一汽豐田在國內市場召回了RAV4榮放(參數丨圖片)和凌放這兩款重磅車型,總計召回數量達到10892輛。這一事件在汽車圈掀起了波瀾,也讓消費者和行業人士都將目光聚焦在了一汽豐田的生產環節上。
從召回的具體情況來看,豐田RAV4榮放是此次召回的“主角”,涉及車輛多達10799輛,召回范圍涵蓋2025年2月11日至2025年4月1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車輛;凌放涉及車輛相對較少,僅93臺,為2025年2月11日至2025年3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車型。一汽豐田汽車(成都)有限公司長春豐越分公司依據相關法規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導致此次召回的原因,是生產設備程序設置不當,使得后輪懸架下支臂的前束調整螺栓未按標準扭矩緊固。在車輛長期使用過程中,螺栓就存在松動甚至脫落的風險。在極端情況下,螺旋彈簧可能會從下支臂脫落,這必然會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給用戶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一原因看似簡單,實則暴露了一汽豐田在生產環節可能存在的工藝控制漏洞。
要知道這不是一汽豐田近年來第一次因為生產制造問題召回車輛,在2024年11月29日,一汽豐田就發布公告,因“車輛制動執行器控制電腦程序不完善,在轉向過程中制動時,制動執行器不能恰當調整制動液油壓。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極短暫無法按照駕駛員意圖提供制動力,制動距離長于駕駛員預測距離,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召回113451輛卡羅拉雙擎和亞洲獅雙擎。
此外,還因為“車輛轉向中間軸的制造原因,其頂部連接部位在沖壓成型過程中可能產生龜裂。在車輛長期使用中龜裂擴展延伸,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無法轉向。”召回9449輛卡羅拉雙擎和亞洲獅。
對于一汽豐田這樣的傳統大廠而言,出現這樣的問題確實有些不應該。在如今高度自動化和精細化的汽車生產時代,基礎工藝的把控是最基本的要求。像RAV4榮放和凌放這樣的重磅車型,在一汽豐田的產品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RAV4榮放作為細分市場的經典熱銷車型,是一汽豐田銷量的重要支撐;凌放雖然在銷量上目前不及RAV4榮放,但也擁有較高的市場認知度。如此大規模召回新近生產批次的車輛,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更可能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一汽豐田這次召回屬于主動召回。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信息中,未提及“受缺陷調查影響”等內容,這表明一汽豐田在發現問題后,能夠主動采取措施,承擔起企業的責任。主動召回體現了車企對用戶負責的態度,也彰顯了其對法規的尊重,相比那些拖延、回避問題的車企,這樣的做法值得肯定。
不過,此次事件也為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下,很多車企都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這固然沒錯,但不能因此忽視了傳統制造環節的“基本功”。對于走量車型而言,任何生產疏漏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就像這次RAV4榮放的召回事件,可能會讓消費者對其質量產生擔憂,進而影響品牌形象和市場銷量。
車企在追求技術革新的同時,必須強化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流程監控。供應鏈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反映在最終產品上。通過數字化監控生產流程,可以實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異常,及時調整,避免批量性問題的出現。引入第三方審核也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方式,第三方機構能夠以獨立、客觀的視角對生產環節進行評估,發現企業自身可能忽視的問題。
車德鋼總結:
總之,汽車生產是一個復雜且嚴謹的過程,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用戶的安全和品牌的聲譽。一汽豐田此次召回事件,希望能成為行業內其他企業的警示案例。未來,車企只有在保證基礎工藝質量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