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乘用車零售迎來“開門紅”,超預期增長7.9%達到687.2萬輛。尤其是4月零售同比增長14.5%,達到175.5萬輛,僅略低于2018年4月創下的181萬輛歷史紀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汽車前4個月產銷量為歷史上首次雙雙超過1000萬輛。
4月市場轉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日披露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5.1萬輛和12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8%和44.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7.3%。
路透社稱,中國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效對沖美國關稅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中國汽車銷量在4月迎來連續第三個月增長。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1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國家“以舊換新”啟動早,補貼政策一步到位,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地方出臺并逐步落實相應的促消費政策,疊加主機廠補貼加碼、金融支持、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共同推動4月中國車市走勢良好。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通常是市場轉旺時期,疊加今年更大力度的補貼政策以及車企的持續創新,共同激發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出口持續增長
在汽車出口方面,乘聯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乘用車出口155萬輛,同比增長1%。其中4月出口(含整車與拼裝車)42.3萬輛,新能源車出口18.9萬輛,占出口總量的44.6%。
5月11日,上海港,大批電動汽車停放碼頭等待裝船出口。(視覺中國)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最多國家分別是墨西哥、阿聯酋、俄羅斯、沙特、比利時、澳大利亞和巴西等。2025年以來,中國對俄羅斯出口有所下降,但自主品牌在俄市場份額依然保持在55%高位,4月對俄出口逐步趨穩。
崔東樹認為,考慮到俄羅斯汽車工業現狀,中國汽車對俄出口還會恢復到一定水平;另外,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中國生產的品牌汽車沒有受到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以“中國前四個月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為題報道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中國汽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4.2萬輛,同比增長52.6%。
有外媒分析稱,中國車企不僅在國內獲得蓬勃發展,還在征服全球市場。僅比亞迪一家,4月的出口量就達到7.87萬輛,同比增長90.8%,表明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巨大影響力。
穩內需效果逐步顯現
展望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乘聯分會認為,在國家促消費和地方對應的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5月車展線下活動持續活躍市場氣氛并將加速拉升人氣,預計5月車市增長相對平穩。
崔東樹認為,美國超預期普遍加征關稅造成巨大外部壓力,讓消費心態受到一定影響,或在后續月份市場表現中逐步顯現。不過,崔東樹認為,中國早有促進內需的政策導向,市場靠“內需、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乘用車市場穩內需的效果也將持續體現。
張翔認為,中國汽車去年產銷量都超過3000萬輛,出口超500萬輛,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市場主要還是靠內需拉動。同時,張翔也看好中國汽車2025年出口前景。他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帶動下,全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去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