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高端車型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涉嫌虛假宣傳問題,小米汽車又一次陷入輿論的漩渦。
有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車主指出,其花費4.2萬元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實際功能與官方宣傳嚴重不符。在小米此前的官方資料和雷軍的直播中都曾表示,該配件“復刻原型車空氣動力學設計”、“支持輪轂散熱”等,可以提升整車性能。但根據車主實測,該配件既無法有效導流空氣至剎車系統,也無法產生下壓力,甚至被車主戲稱為“最貴裝飾品”。
據相關報道,目前該事件已經引發車主集體維權,要求退車或賠償。
小米此前進行過官方回應,承認相關信息表述“不夠清晰”,官方進行了致歉并推出補償方案,其中,針對未交付的訂單,可限時改配為鋁制前艙蓋,針對已提車或在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將贈送2萬積分。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最近兩個多月,小米汽車多次陷入重大負面爭議。3月底,小米SU7的高速事故,曾引發全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輔助駕駛系統的行業規范,也在此次事故后,有了更加清晰的行業標準。再之后,小米SU7 Ultra的系統更新也引發部分車主的不滿,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鎖條件,給部分用戶帶來了困擾。然后就是此次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問題,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小米汽車正面臨著品牌信譽與用戶信任的雙重考驗。隨著第二款車型YU7發布臨近,小米亟需穩定市場信心,避免輿論危機進一步擴散。
就在昨天(5月10日),小米創始人雷軍曾通過微博發聲,坦言“過去一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并透露因情緒問題取消了公司會議及社交媒體互動。
2024年小米汽車成長迅速,一年時間的新車交付量就超過了10萬輛,市場勢頭堪稱迅猛。小米官方此前對2025年的市場表現也可謂是信心滿滿,制定了沖刺35萬輛的年度銷售計劃,但近期接連陷入負面爭議之后,小米汽車的市場勢頭會不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后續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