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名汽車大佬久未露面的謠傳中,在又一家豪華品牌資金鏈緊張到付不起供應商貨款的爭吵中,在阿維塔沒有邀請到馬斯克參與風洞測試的自說自話中,中國汽車行業的悶雷響了。
2025年5月7日。造車新勢力半夜開腔對爭議不斷的問題做出回應,發文的全稱是《關于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廠家的主旨是來解疑答惑的,居然被洗成了道歉或者致歉,習慣性生出「贏麻了」的自豪感。看來,是真把自己當成主賓了。這要是坐到山東人的酒桌上,得先自罰三杯。
中國的汽車買家要是不開著1500匹馬力的車上路,真是對不起百十來斤的肉了,對速度的追求都變成了信仰。所以,當事先沒有與用戶進行溝通,車輛突然新增「排位模式」解鎖條件的設置后,他們就鬧騰起來了。
群情洶洶之下,廠家終于站出來了。新勢力承認這種做法的確給用戶造成了困擾,壓根沒有提及這可能違反相關法規的事兒。其更多的文字是用來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還是為了買家的安全考慮,只是沒有做好事前的溝通。
買家沒有深刻領悟賣家的良苦用心,倒是找起賣家的不是,這樣的誤會實在令人遺憾。看在要繼續做買賣的份兒上,廠家才用了「深表歉意」的說辭。這算不算正式的道歉,雙方都各取所需。
這樣的解釋,讓官家媒體在做二次延伸與定性解釋的時候,都會很為難:
超大馬力可能威脅駕駛和道路安全,限制馬力輸出又要背負貨不對板、違反契約精神的「罵名」,兩難之間,企業難怪會進退失據。
如彼拘謹的文字表達,在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爭議上得到了更大面積的使用。對著新車上市發布會上說法下單的用戶,出現開孔功能失效的問題,原因在于廠家對外宣講的時候,表達不夠清晰,或者說是買家的理解能力沒有與廠家同頻。
這個版本的車型,模仿了賽車版的樣子,同時部分的具備相關功能。對于由買賣雙方理解能力差別帶來產生的疑問,賣方同樣「深表歉意」: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
這些說法,很能顯示執筆人的文字掌控能力。很快它就變成了同等水準的表達:提供了情緒價值,欠缺了實用價值;滿足了審美需求,丟失了物理需求;說明了造型升級,忘記了功能升級。這些花哨的方塊字,刻意掩蓋了最明顯的事實:
它是銀樣镴槍頭般的擺設。
在中看不中用的存在下,還有更深層的遮掩。
網友用鼓風機對著車輛進氣口吹風,而風道上的紙巾并沒有被吹起來,于是問題被發現了。進而更多的用戶對此進行了測試,把這個窟窿捅大了。一個非常專業的技術問題,被民間智慧瞬間揭穿,這屆用戶真夠刁鉆,自帶專業工程師的洞察與測試能力。
售價4.2萬元的碳纖維前艙蓋選裝配置的真實作用,在進一步被挖掘。廠家宣稱的散熱與部分散熱功能,具體所指就成了關鍵。新勢力在介紹其三電機的布局時稱,1個電機位于車輛的前橋,2個電機位于車輛的后橋。換言之,它們并沒有分布在車輛的機艙里。沒有了這個散熱的需求,它的存在只能留給眼球了。
所以,用2萬積分轉移車輛工程問題,才是重中之重。
2025年5月8日。這家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該車量產版的車型正在挑戰紐北賽道。它仍在沿著之前的道路進發,并沒有本質的改變。這條道的盡頭,一定會揭開碳纖維前艙蓋的秘密:
炸過的雷,還會再炸一次。
在超過百年的汽車商業史上,這個行當里從來沒有神一般的存在,除了那些已經擺到供桌上的。始終游走在能力極限與監管邊緣的整車制造商,結局是注定的。
曾經揚言要干掉傳統汽車制造商的Tucker汽車,先倒在成堆的問題車輛上,這起悲劇發生在1948年的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