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擴容25%!全國125家“美麗工坊”織就殘障女性夢想
新華社記者魏冠宇
絹人娃娃、布老虎、魚皮畫、木雕、陶藝、刺繡、麥草畫、手工結繩……2023年起,大量非遺文創從“美麗工坊”產出,為殘障女性織就了美麗的夢想。
在第35個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殘聯12日面向社會公布全國第二批“美麗工坊”名單,70家機構榜上有名。
——什么樣的工坊,堪當“美麗”的名義?
4月17日,在內蒙古牧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就業的姚靜整理攤位上的非遺文創產品。新華社記者魏冠宇 攝
“美麗工坊”是中國殘聯、全國婦聯等五家單位實施的殘疾婦女就業增收項目,旨在通過選拔和扶持一批適宜她們就近就便或居家就業的手工制作企業或機構,專為殘障女性賦能。
按項目原本規劃,“十四五”期間將通過地方培育、逐級申報、專家遴選,打造100家“美麗工坊”,幫助1萬名殘疾婦女在手工制作領域實現就業增收。
本次公布的70家,加上2023年首批公布的55家,全國已有125家“美麗工坊”,較規劃擴容25%。
——超額發展,“美麗工坊”憑什么?
全國工坊的非遺文創品類繁多,包含編織、陶藝、皮具、掐絲琺瑯等上百種小項,僅刺繡就有京繡、蘇繡、蜀繡、漢繡、苗繡、彝繡、法繡等多種類別。
2024年5月23日,2024年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顧客選購首批“美麗工坊”深圳市大愛藝術品有限公司推出的魚皮畫、魚皮裝飾手機殼等飾品。(萬里 攝)
凝結著社會助殘的情意,工坊銷售業績亮眼。僅在2024年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參展17家工坊就獲得超100萬元現場貨款和超300萬元后續訂單。
“這些工藝品設計新穎、做工精致。了解到出自殘障姐妹之手,在同等質量下,我們愿意優先采購。”來自深圳的采購商陳女士說。
截至目前,“美麗工坊”已帶動殘障女性靈活居家就業超1.24萬人、機構就業3359人,超出原定目標。從具體金額看,參與婦女2024年人均增收1.58萬元,機構平均增收111.13萬元。
“工坊取得的成績出乎我們意料。”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培訓處主任科員何萍說,“有了第一批示范,第二批各地參與遴選的熱情更大了。”
第二批各省申報的90家項目都是優中選優,最終,中國殘聯和全國婦聯機關聯合決定選擇70家。
——名聲在外,“美麗工坊”魅力何在?
28個工坊的100余件(套)精美作品走進故宮博物院、300件文創作品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2024年,“美麗工坊”作品亮相10余場國內國際展覽,被納入江蘇、四川等地的外事禮品清單。
2024年9月3日,“美麗工坊 綻放巴黎”殘疾婦女文創作品展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展,一名觀眾體驗彩繪木梳。新華社記者侯昭康 攝
“這是殘疾人展示技能與風采的重要機會,也體現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大力推動的包容性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這樣點贊。
“下一步,我們要為工坊進行品牌管理和持續評定,控量提質,對有技能、有意愿的殘障女性加強培訓。”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培訓處處長李偉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