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四期畢業、在上海法學院深造7年,憑這兩張“文憑”,鄭蘊俠1933年后擔任國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專員、軍法執行總監部司法長、“中統”少將專員。
比起“中統”,很多人更了解“軍統”,這兩個組織都是當年蔣介石為維護其政治建立的特務組織。軍統的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因其屬于軍事序列,所以一般簡稱為軍統。
而中統的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因其始終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所掌控,所以一般簡稱為中統。
軍統的代表人物就是戴笠和毛人鳳,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鄭蘊俠,他在中統組織的地位也似乎接近戴笠,他和戴笠均為少將軍銜。
鄭蘊俠是怎么加入到中統這個組織中的呢?
他于1907年出生在江西一個官宦家庭,從小生活在四川和重慶。鄭蘊俠的父親鄭宗堯是東京帝國大學的留日高材生,學成回國后,他來到孫中山先生身邊,在元帥府工作。
在父親的影響下,鄭蘊俠也從小就明白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一道理,天生聰慧,刻苦學習的他考入上海法律系。
就在家人以為他要從事律師一職時,他又轉彎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北伐戰爭打響后,鄭蘊俠參加了北伐隊伍。臺兒莊戰役打響后,鄭蘊俠率領一支政工隊支援前線,參加了藤縣守衛戰,在戰爭的過程中,他目睹抗日名將王銘章倒在日寇的刀槍之下,消滅日寇,揚我國威的信念在鄭蘊俠心中滋生。
但是在抗戰后,鄭蘊俠卻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1949年,為阻止重慶解放,重慶衛戍總司令楊森特意和鄭蘊俠聯手合作組織了一個“東西山游擊縱隊”。但這支隊伍很快就被解放軍給瓦解了。
由于之前鄭蘊俠曾親自指揮打傷郭沫若、李公樸。曾親自率領特務搗毀新華日報社,導致他非常害怕自己成了解放軍的“眼中釘”,更別提他之前還參與了重慶“滄白堂事件”。
如果自己被俘,那絕對落不得一個好下場。想要活命,他只能隱藏身份躲藏起來,奈何他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自己的司機李增榮會被策反。
1949年12月的一天,重慶解放軍軍官會公安處內,偵察科科長帶著一個穿著舊軍裝的男子,走進負責追捕國民黨重要匪特人物的陳處長辦公室。
這個人不是別人,他就是鄭蘊俠的司機李增榮。
李增榮老實匯報:“我沒有完成好地下黨安排給我的活捉鄭蘊俠的任務,他在逃往成都途中因為衛士的數量太多,導致我沒有辦法行動,只好找機會在他乘坐的吉普車引擎中撒了一包沙子,讓車在逃跑路上熄火,但沒想到他還是給跑了!”
鄭蘊俠為何會選擇來成都呢?顯然,成都并不是他的最終目的地,當時成都是唯一通往臺灣的路,他要來成都搭乘前往臺灣的飛機,但是因為逃往道路被堵死,鄭蘊俠只能放棄去臺灣的計劃。
除了臺灣之外,鄭蘊俠還給自己留了后手,他可以選擇去滇緬金三角地區。鄭蘊俠曾經跟著國民黨遠赴中國駐印緬遠征軍工作,所以對這些地區他算熟悉。
因此,鄭蘊俠給自己設計一條逃跑路線:渡過赤水河、經由貴州去云南然后越境到金三角。
鄭蘊俠的逃跑計劃進行得不順利,當時中央有關部門已經知道鄭蘊俠是“中統”的大特務,也知道他作惡多端,在周總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的指示下,各部門已經向鄭蘊俠布下天羅地網。
等他逃到赤水河后,發現河邊早就布滿了士兵,前進不行,他只能選擇后退。鄭蘊俠一路躲躲藏藏,又回到川南重鎮瀘州,尋到一處偏僻小棧道落腳。
為了掩護身份,鄭蘊俠掏出身上所有的錢,買了1000把梳子和許多干桂圓,這些產品都是瀘州當地特產,他要假扮當地生意人的身份繼續謀求生路。
在這期間,鄭蘊俠認識了一個疑似軍統特務的“王大哥”。隨后,此人幫他私刻公章偽造身份,讓他以“劉正剛”的身份順利在涪陵一家榨菜工廠當上小工。
鄭蘊俠老說些“我們工人階級要“當家作主”之類的新名詞,又肯吃苦耐勞,他一下子從特務搖身一變成了廠里面的“積極分子”。
此時,大批志愿軍部隊入朝作戰,糧食和醫藥短缺嚴重,炒面、榨菜都被列為優先級供應物資,榨菜廠也就成了具有戰略保衛價值的目標。
為了保護這個廠子,解放軍接管了它,這一舉動可把鄭蘊俠給嚇壞了,他這就是直接暴露在對方面前了,鄭蘊俠毫不猶豫拔腿就跑,隨便找了個借口后就逃跑了。
隨后,鄭蘊俠又用“劉正剛”這個名字逃到貴州省務川縣濯水鎮,搖身一變又成了專門賣針線梳子和火柴的小販。當地人河大娘見他“可憐” ,于是說:“兄弟,你先住在我的鋪子里,我來為你想辦法。”
就這樣,他隱蔽在何大娘的院子里。
1953年的一天,鄭蘊俠突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現在已經40歲了,自己雖然很貧窮,但是有手有腳,可以干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竟然還沒有成家,這在一個封閉的山中小鎮,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為了能更好的隱藏身份,鄭蘊俠決定娶妻生子。在鄉親們的介紹下,鄭蘊俠認識了一位名叫邵春蘭的農婦,她長相普通,經歷過戰亂,渴望擁有穩定的家庭生活。
就這樣,鄭蘊俠和邵春蘭組建了新家庭。在小鎮里待的這些年,鄭蘊俠當年的少將風采已經消失不見,此時的他衣衫襤褸,膚色黝黑,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無論誰看都是名副其實的當地人的樣子。
那天,鄭蘊俠在村里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這個人叫汪恒興,曾經在重慶和鄭蘊俠有過交往,突然間的偶遇讓兩人都大吃一驚。
汪恒興的出現讓鄭蘊俠大叫不妙,他要出去躲一陣子。從貴州回來后,邵春蘭告訴他,濯水鎮來了兩個很奇怪的雜貨客,一來就要找攤販了解情況。
聽了這話,鄭蘊俠冷汗直流,還好自己提前離開了,不然他可能就被共軍給抓住了。
雖然自己這次又躲過一次抓捕,但是鄭蘊俠也清楚知道,眼下的中國已經是共產黨的天下,他就是再機智靈敏,早晚有一天還是會落入共軍手中。
所以從這之后開始,鄭蘊俠就落定濯水鎮,再也沒有跑出去過。
鄭蘊俠畢竟是有學識的國民黨高官,他和真正沒有讀過書的農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雖然鄭蘊俠的外貌、穿搭都非常接近本地人,但是他內在的東西卻不會因環境而改變。
在濯水縣待的時間越長,當地人也隱隱察覺到他的不一般,雖然鄭蘊俠一直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民,但是他偶爾會冒出幾個成語。
當地人發現后,立刻上報給鎮里的干部,干部又立刻把這事上報給縣里的公安局,從這之后,鄭蘊俠就成了重點關注對象。
1958年5月,鄭蘊俠被突如其來的警察堵在家門口,這一天,重慶公安局正式傳喚他,至此,這位潛伏長達8年的中統高級特務正式落網。
很快,鄭蘊俠被抓捕的消息傳遍了濯水鎮,濯水商店經理對此事還感到莫名其妙:“這會不會是抓錯人了?在我的認知里,他始終是個很老實的人呀!怎么會跟特務掛上關系呢?”
不單單是這個經理感到意外,跟鄭蘊俠走得近的村民們也感到意外,不知是鄭蘊俠演得太好,還是他確實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有所轉變,這都不能否認他曾經殺害共軍戰士的事實。
不過,共產黨最終還是對他網開一面,在最終判決時,由原先的死刑改成了有期徒刑15年。
1975年,鄭蘊俠被釋放出獄,此時的他已經是68歲的高齡老人了。
鄭蘊俠的親身經歷給我們帶來深刻反思,首先,他因錯誤的選擇,將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其命運也隨之走向悲劇。這警示我們,在人生重大抉擇面前,必須堅守正義。
其次,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無論鄭蘊俠如何偽裝、躲藏,最終都難逃法網。這彰顯了法治的力量,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必將受到應有的制裁。
最后,共產黨對待戰犯的態度也展現出博大胸懷與歷史擔當。將鄭蘊俠的死刑改為有期徒刑,體現了法治的溫度與改造罪犯、給予其重新做人機會的決心,這啟示我們,對待犯錯之人,在依法懲處的同時,也應給予其改過自新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