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書院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是展現城市文化底蘊、提升老城風貌的重要舉措,新建的“寶慶西疇”“騰蛟”“起鳳”三座牌坊以宏偉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寓意,成為街區的地標性建筑。
然而,近期市民反映牌坊周邊存在線路交織、雜亂無序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街區的整體形象與文化氛圍。對此,亟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牌坊作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景觀,其設計融合了傳統建筑風格與地域文化符號,如“寶慶西疇”牌坊以南宋年號為背景,“騰蛟”“起鳳”則取自《滕王閣序》,寓意滕州人杰地靈。然而,周邊電線、通信線纜等縱橫交錯,形成“空中蜘蛛網”,不僅破壞了古色古香的美感,還存在線路老化、漏電等安全隱患,與街區“精致城市”建設目標背道而馳。
街區改造中,滕州曾對背街小巷的“飛線”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如捆扎線路1.6萬余米,并鋪設青石板路以恢復歷史風貌。但新牌坊區域的線路問題未同步解決,暴露出工程統籌不足的短板,導致“新舊對比”下的形象割裂。
書院街是滕州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定位為“歷史文化遺產綜合功能區”,強調保護歷史風貌的真實性與完整性。雜亂線路不僅違背了“修舊如故”的保護原則,也削弱了游客對街區文化價值的感知。
滕州近年以“中華善城”為目標,通過背街小巷改造、綠化提升等工程顯著優化了城市環境。牌坊作為新地標,若因細節疏漏損害整體形象,將影響市民獲得感與城市美譽度。
滕州正全力推進城市更新,牌坊周邊線路問題雖小,卻關乎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建議有關部門立即行動,以此次整改為突破口,舉一反三排查類似問題,真正實現“一街一巷總關情”的城市治理愿景。唯有如此,方能將書院街打造為兼具歷史韻味與現代品質的文化名片,助力滕州“中華善城”品牌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