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日本經濟再生大臣透露,與美方就“經濟安全”問題進行了討論——日本媒體分析,所謂“經濟安全”問題可能指的是美方要求日本站在美國一邊,孤立中國。彭博社此前援引多名現任和前任日本政府官員的話報道稱,東京方面不希望被卷入美國對華極限施壓行動中,尤其不愿意因限制對華經濟往來而犧牲自身利益。日本首相石破茂接受日媒采訪時撂下重話,稱絕不能接受美方的汽車關稅。
石破茂(資料圖)
在經濟層面,中國是日本至關重要的貿易伙伴,這正是日本拒絕該要求的關鍵因素。2024年,中日貿易額高達3500億美元,雙方經濟聯系緊密。日本在眾多產業上依賴中國,尤其是40%的稀土和60%的電子產品零部件都來自中國。稀土對日本高端制造業至關重要,而電子產品零部件方面,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大生產能力能為日本提供穩定且性價比高的供應。若切斷與中國的聯系,日本相關產業將面臨供應鏈斷裂、生產停滯和企業成本上升的風險,進而失去國際競爭力。
日本確實沒有別的選擇,日本是最早于美國談判的國家,在關稅方面的讓步,并沒有換來美國的“豁免”照顧,相反特朗普提出了日本政府不敢也不能同意的條件,比如對美國放開農產品市場,日本農協可不是開玩笑的。日本要是再簽“廣場協議2.0”,那就真沒救了。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于美國達成相關協議,但日本還是積極擺出談判姿態,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拖字訣,邊拖著美國,邊觀察局勢變化。而另一邊,日本需求改善與中國的貿易和金融關系,為日本經濟找另一條出路。
特朗普(資料圖)
自2018年開始,美國就發起了對中國關稅戰,企圖以關稅重塑貿易平衡,但截至到現在,美國約90%的關稅成本,都是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反觀中國在這些年中,不斷減少對美的出口份額,選擇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進行平替,出口效果明顯增強。現如今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中國已調整好了應對方案,早期弱小,我默不吭聲,現在我強大,不懼任何威脅。中國外交部明確表示:關稅戰,是由美方先發起的,中方態度是一貫、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據直新聞報道,在第二輪美日關稅談判中,特朗普政府拒絕了日方提出的“對等關稅”全面豁免建議。特約評論員劉和平:美日經貿關系具有典型性,因為日本不僅是除美中歐之外的第四大經濟體,對美國存在著巨額的貿易順差,而且更為關鍵的是,跟中國、歐盟與東盟一樣,日本在制造業上對美國具有優勢。對于美國來說,跟日本達成關稅協議還非常具有迫切性,因為在這場世紀性的關稅大戰當中,日本已經成為了一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勝利的天平終究會倒向哪一方的砝碼。
日本手里其實有幾張牌。他們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有議員提議拋售一部分,結果美國國債收益率立馬漲了,特朗普不得不給90天緩沖期。另外,日本反壟斷機構剛好在這時候罰了谷歌,雖然說是巧合,但時間點太敏感了。日本還跟中國、韓國搞合作,想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比如放寬進口美國汽車規定,增加大豆進口,但又不完全跟美國對著干。他們知道完全對抗美國也不好,得找平衡點。中國對日本來說太重要了。
石破茂(資料圖)
雖然日本在軍事方面離不開美國,但是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度很高,如果完全盲從美國與中國交惡,將給日本經濟帶來極大的打擊。尤其是特朗普又是一個習慣于出爾反爾,翻臉比翻書的政客,對他的讓步換不來日本想要的好處,只會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而中日合作不僅潛力巨大,還是能夠讓雙方受益的。雖然中日關系能走到哪一步,目前還有待觀望,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就連日本這樣忠實的小弟,都拒絕對美國言聽計從,也就注定了美國想要孤立中國的圖謀終將落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