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近日在布魯塞爾表示,在歐美能夠進行具體的貿易談判之前,她不會前往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馮德萊恩在會見記者時表示,如果訪問白宮,她希望有一個可供討論的一攬子協議。這個計劃必須是具體的,希望有一個歐美雙方都能同意的解決方案。
一旦正在進行的歐美貿易談判無果,歐盟將對美國加征報復性關稅。歐盟于近日公布的對美關稅反制清單顯示,歐盟計劃對美國輸歐民用飛機、汽車、醫療器械乃至農產品、酒類產品等加征報復性關稅。與此同時,針對美國的“對等關稅”以及對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關稅政策,歐盟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據悉,歐盟委員會稱,已就針對價值950億歐元(1074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的反制措施啟動公眾咨詢,若無法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這些措施將付諸實施。
馮德萊恩和特朗普(資料圖)
除了千億關稅反制,歐盟正醞釀另一記重拳——計劃對出口至美國的44億歐元廢鋼和化學產品實施限制,直擊美國制造業上游供應鏈。同時,歐盟擬向世貿組織(WTO)正式申訴,指控美國單邊關稅政策違反國際貿易規則。貿易執行委員謝夫喬維奇強調:“歐盟不會接受不公平協議!”
可以對比一下之前歐盟說的話,也威脅過美國會采取報復措施,但沒有什么實際方案,只是嘴上嚇唬嚇唬美國。而且歐盟之前的思路,一直是滿足特朗普的要求,即購買更多的美國農產品和能源,以便讓美歐之間的生意往來達成“平衡”。現在歐盟給人一種支棱了起來的感覺,讓報復措施明確化了,這就是馮德萊恩說的,做了準備,所以說,只要你拿出真東西了,不需要放任何狠話,也能起到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貿易委員近日表示,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征收高額關稅后,歐盟正在加速推進與亞洲的自由貿易談判。自今年3月以來,特朗普對歐洲征收了一系列更高的關稅,他最大的舉措是上個月對大量歐盟商品征收20%的關稅,然后宣布在于7月到期的90天內暫停征收。歐盟貿易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新加坡對記者說,與華盛頓的談判是優先事項,但這一談判不會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歐盟加速推進與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的自貿談判,這些國家不僅是東盟核心成員,更是全球半導體封裝、棕櫚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生產中心。通過"數字貿易協定+產業標準輸出"模式,歐盟正構建替代美國的供應鏈網絡。美國與歐洲的關系注定會越走越遠,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現在已經不把歐洲當作盟友看待了,美國把重心放到了印太戰略上,另一方面則是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繼續做美國的附庸,否則歐洲的前途將會迷茫。
進出口貨物(資料圖)
面對東亞的集體行動,美國陷入戰略困境,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對等關稅”迫使東盟國家選邊站,卻適得其反。今年的第一季度,東盟區域內貿易依存度進一步提升,所以美國的關稅政策之外,其他國家都在尋求貿易平衡的支點,來應對美方的霸凌行徑。對美國而言,想要單方面抗衡的話這,只能說挑戰不小,若美國持續忽視東亞合作趨勢,未來在亞太地區的貿易份額可能會下降得更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