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
5月12日
福州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在福建農林大學金山校區舉行
臺上“舞臺秀”
臺下“大觀園”
防災減災,需要多方參與。據悉,此次活動由福州市減災委、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州市防震減災中心、福州日報社、福州廣播電視臺等減災委成員單位以及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六大隊等單位聯合承辦,旨在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及能力,為防震減災事業注入“青春力量”
12日上午,記者看到
現場推出了生動有趣的
防災減災主題定向越野、
寓教于樂的防災減災主題營地、
身臨其境的地震逃生演等沉浸式活動
吸引了不少師生參與
福建農林大學的師生代表
還開展了一場地震逃生演練
臺上是精彩的“舞臺秀”。地震Rap聽過嗎?福建農林大學大學生藝術團Bbox&rap隊帶來了《避震指南》原創歌曲,以青春視角解讀防震減災。福州科普講解大賽獲獎選手代表陳蘇,則帶來了《東西塔的抗震秘方》主題演講,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古建筑里的抗震秘方。
臺下是科普“大觀園”。現場舉行了防災減災定向越野挑戰賽,不少同學組隊闖關,沉浸式參與各種知識類、技能類、協作類挑戰,在游戲中掌握逃生知識。
福建農林大學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們和福建省麒麟減防災救援服務中心隊員們,現場開展AED教學、海姆立克教學、包扎教學等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演示。
“有很多同學參與,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我們不僅得到了專業救援老師的指導,還把所學到的急救技能教給了更多同學。”福建農林大學紅十字會志愿者馮珂萱說,他們還將定期開展急救技能科普活動,把“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觀念傳遞給更多人。
“黑科技”吸睛
“神犬奇兵”亮眼
防災減災,需要科技賦能
除了沉浸式活動外
現場還有各類“黑科技”裝備
記者注意到,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空勤基地帶來了“消防無人機戰隊”——9種規格不一、功能豐富的無人機,如可飛至百米高空的滅火無人機、可在手掌上起飛的微型無人機等。
同時,福州消防特勤大隊搜救犬分隊帶來的“神犬奇兵”——搜救犬“海盜”和“天籟”,成了學生們爭相合影的“網紅”。搜救犬對氣味的辨別能力比人高出百萬倍,聽力是人的18倍,是國際公認的“搜救專家”。“海盜”和“天籟”等福州搜救犬,曾在民房倒塌等救援中表現突出,被授予“功勛犬”稱號,更是在全國比賽中斬獲好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福建農林大學積極參與防災減災相關人才培養,開設《工程地質與地質災害》《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專題》等課程;依托學科專業優勢,開展《登陸臺風作用下福建沿海城市冠層風災危險性研究》《川滇地區地震序列時空演化的數值模擬及地震數值預測探索》等災害風險評估、生態修復等科研攻關,為福州防震減災事業注入科技和人才力量。
打造“1236+”新模式
開創防震減災新局面
防災減災,需要凝聚合力
此次活動
也是福州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的
一個縮影
據福州市防震減災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他們著力打造
具有福州特色的
“1236+”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新模式
構建深層次、多角度、廣覆蓋的
科普宣傳互動網絡
逐步建立“防震減災+”服務新局面
以“1”為平臺。圍繞“5·12”全國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和全國科普日等活動,以“1”場重點主題活動為平臺,通過組織新聞媒體宣傳,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
以“2”為抓手。打造“防災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和“防震減災大家講”這“2”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品牌。
以“3”為紐帶。推進“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重點時段、日常常態化宣傳、有感地震應對3種科普宣傳模式,擴大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和影響力。
以“6”為載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進學校、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六進”活動,創新拓展“防震減災+”宣傳。
同時,融合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擴大“防震減災+”隊伍;創作更加貼合福州地域特色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產品,豐富“防震減災+”內容;挖掘福州文化寶藏,充實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底蘊,厚植“防震減災+”內涵。
記者 鄭瑞洋/文 葉誠/攝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制 管慧 危磚黃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