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農林大學
據福建農林大學消息,5 月 10 日,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福建農林大學金山校區召開。首屆學術委員會由 23 位院士和知名專家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擔任主任。
福建農林大學黨委書記賴海榕在致辭中指出,農林生物安全,是關乎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人民健康的 「 國之大者 」。學校將同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密切協作。一是聚力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松材線蟲、柑橘黃龍病、紅火蟻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加快研發高效綠色防治技術,加強作物抗逆基因挖掘與利用,建設外來物種入侵智能監測網絡。二是深化協同創新機制。推動農學與信息科學、生態學等交叉融合,深化與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的合作,加速技術落地應用。三是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實施 「 高層次人才引育計劃 」,設立 「 開放課題基金 」,支持國內外團隊聯合攻關,賦予團隊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使用自主權。四是拓展國際合作網絡。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與國際頂尖實驗室共建聯合研究中心,主導或參與制定生物安全國際標準,推動中國技術、中國方案走向世界。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田見暉表示,福建農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三所高校情誼深厚,共同建設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水到渠成。中國農業大學將全力以赴,把相關資源匯聚到實驗室的建設中來,促進實驗室高質量發展。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表示,南京農業大學將立足自身特色優勢,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實驗室成為全球農林生物安全領域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才培養的新高地。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作為建設單位代表作表態發言。他表示,要把 60 多支科研團隊串鏈成珠,形成協同攻關的強大合力;構建跨學科跨區域的協同創新機制,切實把實驗室打造成為交叉融合、創新創造的學術特區;進一步加大對實驗室的資源投入,人才引進 「 特事特辦 」,條件保障 「 秒速響應 」。
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
據悉,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由福建農林大學牽頭,是福建省屬高校牽頭建設的唯一一所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在 「 省部共建閩臺作物有害生物生態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 的基礎上進行重組,于 2025 年 1 月獲批建設。中國科學院謝聯輝院士、謝華安院士擔任實驗室首席顧問,國家杰青、863/973/國家基金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李毅擔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 126 人,匯聚了我國農林生物安全研究領域核心力量。農林生物安全涉及福建農林大學的兩個主要學科 —— 植物保護和林學,均為教育部建設優先支持的優勢特色學科,近年來均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均主持承擔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項目,均入選福建省一流培優學科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