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在一首充滿江蘇風情的民歌《茉莉花》中,5月12日下午,“吾心歸于寧——電視劇《我的后半生》南京粉絲見面會”在藝術金陵文化創意產業園博愛樓禮堂拉開序幕。劇中的劉麗娜(梅婷 飾)、老板娘(丁美婷 飾)、胖大媽(段涴潔 飾)、“風雨彩虹合唱團”等眾多演員齊聚一堂,制片人黃瀾、編劇藍小汐等主創人員共同分享戲里戲外的南京故事。
梅婷深情“表白”:南京依然是我的南京
從主演梅婷的南京話集錦,到新街口、紫金山天文臺、四牌樓、繡球公園等場景,再到徐家鴨子、綠柳居馬蹄糕、咸香豆腐腦等特色美食,作為一部講述當代都市人生活百態的電視劇,《我的后半生》的熱播再次掀起了南京文旅的一波熱潮,被劇迷們稱為南京版“愛情神話”。
在互動環節中,梅婷飾演的劉麗娜成為全場焦點。梅婷成功塑造了爽利潑辣又溫暖的南京女人形象,展現了女性在不同階段的自我成長,還現場示范了劇中的經典臺詞,引發觀眾陣陣掌聲。
作為南京演員,能在南京拍戲、用南京話說臺詞,梅婷感到十分開心。“我比別的演員進組晚,然后第一天進組就被拉上了紫金山,小姜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唱歌一起看星星,真的太幸福了!我覺得自己真的是享受工作。”梅婷說,跟著劇組一起逛遍南京、一起吃遍南京,還時常碰到驚喜。
曾在南京市五老村小學就讀過一年的梅婷,因為拍戲的機緣再次來到科巷,“那天從文昌巷一拐,我就看見了我的小學,太神奇了,南京變化很大,但依然是我的南京。”梅婷深情“表白”道。
笑對人生“下半程”,觀眾:多大事啊!
電視劇《我的后半生》一輪播出后,收獲了良好的播出反響和廣泛社會關注。南京本土編劇、南京籍主演,加上溢出屏幕的南京元素,引發全網熱議。這些設計的背后,正是編劇藍小汐,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
在她筆下,南京厚重的歷史和煙火氣息,既是濃厚的鄉愁,也成了故事中的重要抓手。“劇中那些場景——繡球公園的晨練、科巷菜場的叫賣聲、頤和路的梧桐,都是我記憶中最鮮活的南京。”藍小汐說。
“南京的城市氣質與這部劇的主題高度契合。這里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現代的活力,完美詮釋了‘后半生’的豐富可能性。”現場,制片人黃瀾表示,《我的后半生》選擇以南京為背景,在創作、拍攝的時候,南京的城市氣質、市民性格、文化品味、城市風景都對劇集風格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些南京元素巧妙地融入劇情,不僅推動了故事發展,更細膩地展現了人物的情感,讓觀眾深切領略到南京的獨特魅力。
藍小汐認為,電視劇《我的后半生》之所以能引發廣泛共鳴,正是因為它直面了喪偶、黃昏戀、女性困境等現實話題。通過這個電視劇,主創們希望傳遞給觀眾的是一種豁達的心理。“就像觀眾們剛剛說的,南京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多大事啊!’沒什么大不了,沒什么想不開的。”
現場,多位專家充分肯定了這部電視劇作品的現實意義和創作探索,認為該劇聚焦老年婚戀情感這一主題,關注和正視老年人情感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表現出了對老齡群體濃厚的社會關照和人文關懷。
見面會特別設置了“南京話演繹名場面”“我想要怎樣的后半生”等互動環節。多位觀眾分享了自己對“后半生”的期待,這些真實的愿望與劇中人物的選擇形成有趣呼應。活動最后,主創團隊與全場觀眾合唱劇集主題曲,“敬過去的歲月,敬我們自己。”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宋經緯 蘇湘洋 文/攝 于茜同/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