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在不久之后,采用隱藏式門把手的車型將會大幅減少。
撰文丨MANGO
責編丨DAN
設計丨PinZow
最新消息,長期被車主和網友吐槽的“隱藏式門把手”,有望退出歷史舞臺。近日,有消息稱相關部門將會重新制定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標準,以便從安全角度解決隱藏式門把手帶來的隱患。
事實上,隱藏式門把手因開門不方便、低溫易凍結打不開、遇到事故打不開等諸多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但車企大多高舉“科技感”大旗,試圖教育消費者。
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座艙、汽車駕駛、汽車設計等各方面有所變化本是正常的,但從用戶的角度,使用體驗往往不盡如人意。今天盤點車主吐槽度較高的幾個“反人類設計”,看看有沒有戳中你的心聲。
01
全景天幕,夏季暴曬“殺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全景天幕取代了傳統的天窗,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從好的方面來看,全景天幕的透光面積大,坐在車內可以欣賞到藍天白云、滿天星星,給車內人員提供更多情緒價值。
不過,全景天幕往往不可開啟,沒有傳統天窗的換氣功能。另一方面,全景天幕在隔絕紫外線、阻擋熱輻射方面也不如帶物理遮陽簾的傳統天窗,有車主表示夏季坐在車內有種被炙烤的感覺,令人坐立難安。而對于女士來說,在車內還需要額外涂抹防曬霜、戴遮陽帽來隔絕紫外線,全景天幕同樣算不上友好的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少車企都宣稱旗下車型配備的全景天幕有“黑科技”,隔絕紫外線達到99%以上,隔熱性能好,又或者部分天幕可變色調光。但實際體驗下來,大多數用戶更希望車企能夠給新車標配物理遮陽簾,最好是電動遮陽簾。
至于車企為啥都愛用全景天幕?據轱轆哥了解,由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組安排在下方,壓縮了車內的垂直空間。而采用全景天幕,可以“偷”出一定空間,拯救空間體驗感。
02
全大屏+無物理按鍵,智能還是智障?
在營造科技感這條路上,一眾汽車品牌紛紛走上不歸路。部分設計師為了增加智能座艙的“科技”含金量,只保留方向盤+HUD抬頭顯示+中控大屏,不但取消了傳統儀表盤,連一些常見的物理按鍵也通通取消。
諸如空調、音量按鈕,更有甚者連大燈開關、車窗升降等功能都集成到中控大屏上,并且還設計了多個層級,需要用戶多次點擊才能找到需要的功能,可謂十分“逆天”。
雖然在大幅取消物理按鍵的同時,車企往往也會通過增加智能語音控制功能來提升體驗感,但行駛到信號不好的地區,或者是在車機反應不夠靈敏的情況下,本需一秒鐘就能解決的事情,最終不得不多花幾倍的時間才能解決。
因此,這樣的設計很容易迫使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分心使用中控大屏,除了增加了體驗難度,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車企執著于打造無物理按鍵的智能座艙,也與造車成本控制有莫大關系。
03
隱藏式門把手,尷尬了誰?
被特斯拉帶火的隱藏式門把手,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席卷行業的新潮流,幾乎影響了國內大部分車企的設計風向,就連不少消費者也在使用前將其視為“時尚元素”。然而,真正體驗過隱藏式門把手的駕乘人員,都紛紛認為傳統機械門把手才是“真香”。
隱藏式門把手,顧名思義,就是從外面看幾乎與車身融為一體,沒有明顯的凸起。美觀雖美觀,但使用起來確實不夠方便。很多時候隱藏式門把手仿佛“隱身”,令乘客難以找到打開的方式,更有汽車品牌將車內門把手也做得難以發現,仿佛就是為了戲弄乘客才存在。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在車輛遭遇激烈的碰撞后,部分隱藏式門把手無法彈出,導致車門打不開阻礙車外救援。另外,由于隱藏式門把手的結構更為復雜,還增加了故障率和維修成本。
事到如今,車企為了推廣隱藏式門把手,所宣傳的降低風阻系數,提升續航、降低油耗的說法已經很難博得消費者認可。隨著工信部展開相關的行動,預計在不久之后,采用隱藏式門把手的車型將會大幅減少。
可以看到,很多汽車品牌都是為了炫技,才鬧出了種種笑話。但轱轆哥認為,只有市場和消費者果斷拋棄奇葩另類的汽車設計,用行動回應車企,車企才會真的聽勸,真正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
這不禁令人想起,曾經以反人類設計出名的法系車,由于長期不聽勸,如今已站在淘汰邊緣。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就看汽車品牌怎么選了!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y車轱轆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