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軍方領導人原定于當地時間12日中午通電話,但印度軍方當天宣布,會談推遲到晚間舉行。這說明印巴之間停火還是有很大脆弱性,在這次沖突中吃了虧的印度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印度當前心里顯然是我了一肚子火,他們必然會進行反思,軍方也會采取措施彌補損失。印軍高層開始連續出來強調印軍并沒有吃虧,強調印軍打擊行動取得成功,并且拒絕披露損失情況,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來自失敗引起的壓力。
1
特朗普與莫迪搶功,特朗普的“閃電調停”外交秀,掀開印度的屈辱序章。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經過“美國斡旋”,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立即全面停火協議”,并計劃在“中立地點”展開后續談判。很顯然,特朗普是想把這場停火當作自己功勞,給自己的外交成績上記上一筆。可是巴基斯坦在感謝參與調停的國家時,卻沒有感謝美國,僅僅點名了沙特、土耳其等國。印度更是不買美國的賬。
特朗普此舉搶了印度總理莫迪的風頭,破壞了印度長期以來通過雙邊會談解決克什米爾領土爭端的政策。印度一直都不希望成為美國的附庸,更不想讓外界認為這次停火是美國幫助實現的,這就意味著印度失去了大國自主地位。大量印度官員十分憤怒,他們認為特朗普的宣布等于印度輸了,這會讓莫迪今后強力處理針對平民的襲擊或跨境挑釁行為時面臨更多的掣肘。
印度的憤怒根源,被“矮化”的大國自尊。印度明確表示,不希望任何人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進行調停。調停意味著國際化。印度一直反對克什米爾國際化,認為克什米爾都屬于自己。印度始終認為自己是強勢一方,不想任何外部力量介入克什米爾問題。印度長期將巴基斯坦視為“低一級對手”,但特朗普將兩國置于對等談判地位,甚至未提及克什米爾主權歸屬這一印度核心訴求。這也是印度自尊受到打擊的地方。
2
美媒搶先披露戰報,陣風戰機被擊落,印軍在戰斗中全面失敗等都是CNN等美國媒體披露,這進一步引起印度不滿。5月12日,CNN公布巴印沖突雙方損失詳情,從這家美國媒體的具體數據可以看出,印度人在戰機、無人機、軍事基地、導彈、人員等各個方面的損失上都是徹底慘敗。此前美國媒體也是第一時間披露了印軍陣風戰機被擊落消息。美媒披露消息稱,巴方網絡攻擊導致印度70%電網癱瘓,首都新德里及孟買等經濟中心陷入長達48小時的停電,直接經濟損失超50億美元。
按照美媒披露數據,沖突爆發一周內,印度股市外資凈流出120億美元,盧比匯率暴跌至1美元兌85盧比的歷史低點。印度一直都想掩蓋戰爭的戰況,但是美國媒體卻故意披露,這確實引起印度嚴重不滿。印度方面不僅僅威脅對美國媒體進行關停與封禁,還強烈對美國說不。可以說在這場沖突中,印度對美國的表現是非常不滿。盡管,印度一直想得到美國支持,但美國卻讓印度很難堪。
3
印度的“破防時刻”,從盟友期待到幻滅。美國在沖突期間只是不斷宣揚陣風戰機被擊落,但始終沒有給印度任何想要的幫助,并且還背刺印度,這讓印度十分不滿。停火協議宣布前三天,美國雷神公司與巴基斯坦簽署3.7億美元的導彈防御系統升級合同,而印度此前采購的同類型系統卻遭美方延遲交付。印度軍方指責美國未共享巴方無人機部署的關鍵情報,導致印軍哨所遭襲時毫無防備。印度決定減少美國裝備依賴,加速“國產化”武器計劃,宣布2026年前建成“完全自主國防供應鏈”。
印度網民發起“#ShameOnUSA”話題,24小時內超200萬條推文譴責美國“虛偽”,要求政府減少對美依賴。印度譴責美國財政部默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巴基斯坦發放60億美元緊急貸款,卻對印度的債務危機視而不見。印度國防部緊急批準增購50架蘇-57戰機,并宣布暫停與美國聯合研發高超音速導彈項目。印度對美信任度暴跌,恐沖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美國不得不加大對菲律賓、越南的拉攏以填補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