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結果出來了,可以說遠超預期,港股一頓大漲。
很多人可能看新聞看得云里霧里,不知道關稅最終降了多少。
這里我找到一張表格,大家可以看一下。
簡單來說就是,一朝回到清明前,一朝回到美國解放日前。
先看美國這邊,他們對中國的關稅降到 30%,這數字背后大有玄機!
30% 拆開來,是 10% 的普適性關稅加上 20% 的 “芬太尼” 關稅。
這 10% 的普適性關稅堪稱 “全球通殺”,連英國、日本這些鐵桿盟友都躲不過!
為啥?
還不是因為美國現在財政狀況一團糟,國債高筑,急需通過這種方式瘋狂 “回血”,增加國庫收入,緩解財政赤字危機。
再看 20% 的 “芬太尼” 關稅。
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沖著咱們中國來的。
借著所謂 “芬太尼” 的由頭,堂而皇之加碼關稅,說白了就是想強行縮減中美貿易逆差。
這已經很明顯了,美國這 30% 的關稅,就是它的底線,我們不要有任何的幻想!
即中國對美國加征10%的關稅,美國對中國加征30%的關稅。對比之下,美國多征關稅20%。
反觀中國,我們將對美國的關稅降至 10%,這 10% 同樣是普適性關稅,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都得 “過這一關”。
不過咱們也不是單純被動挨打,針對美國的 “芬太尼” 關稅挑釁,我們果斷反擊,對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等重要商品加征 15% 的額外關稅!
這一手以牙還牙,展現出了我們的強硬態度!
最后就是那個 90 天冷靜期,將會開始一場漫長而復雜的 24% 的對等關稅的談判。
美國似乎給了所有國家冷靜期,目前為止都在冷靜期內,所以暫時還沒有可以參考的目標。
我的理解是,這24%是不是要加,雙方的拉鋸可能才剛剛開始。
大家可別小看這24%,現在的明面上的關稅是30%,如果3個月后雙方沒有談得很順利,加上以后就是54%,超過50%的關稅對于外貿的打擊也是非常嚴重的。
最后3個月內,中美雙方必然有一定的利益互換,比如多買點美債,多進口一點商品之類,然后把關稅穩定在30%,這基本上還是一個企業可以接受的程度。
撇開24%的冷靜期,個人認為,這次談判中國是有一定讓步的,相比4月2號,美國對全世界普漲了10%,再加上之前20%的芬太尼關稅,就是30%,但中國卻對美國維持了10%的關稅水平。
再說得明確一點——
美方 是10%+20%;
中方 是10%+(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
也就是說中國加的時候加少了,但是減的時候幅度卻是相同的。
估計這也是雙方能達成超預期談判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國事談判并不是完全1:1沒有靈活性,現在國內消費和投資不景氣,完全靠出口來拉動經濟。
盡快恢復出口貿易,讓機器重新轉動起來,反而是當務之急。
所以這次關稅的談判其實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樂觀,遠遠沒有結束,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各位一定要放棄幻想,中美關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 “蜜月期” 了,中美之間的貿易不會停,但是摩擦一定會越來越多。
你們想一想,當年中國加入 WTO 后,中國長期享受美國 3.1% 的平均關稅最惠國待遇。
而現在呢,是30%,整整增加了10倍!
所以,現在一切都變了,再也不會有3%的最惠國關稅了,再也回不到過去的美好了,這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我是七叔,一個虧了錢,又爬起來的男人
這個人,有點風趣,也有點騷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