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那邊有個軍事網站又盯上咱們的殲-20了!他們引用所謂的"頂級專家"說法,說這款隱身戰機最終要造1000多架。
這數字可不得了,直接破了全球重型戰斗機的生產紀錄!
其實美國人對殲-20的關注早不是新鮮事了。
記得2018年那會兒,殲-20剛列裝部隊,美國國會就有人推測要造500架。
結果兩年不到,這個數字就被他們自己的專家提到700多架。
現在倒好,直接沖著四位數去了!要我說啊,這哪是預測,分明是越猜越慌!
看看美國自家的F-22A就明白了。
當初他們計劃要造750架,結果冷戰結束就砍到180多架。
現在看著咱們的殲-20越造越多,估計腸子都悔青了!不過要說重型機生產,俄羅斯的"側衛"系列倒是造了上千架,可那是蘇-27、蘇-30、蘇-35十幾個型號湊出來的數。
咱們的殲-20可是五代機,單型號破千這概念能一樣嗎?
這里頭有個關鍵點得說清楚。
殲-20剛服役那會兒確實遇到了發動機問題,不得不先用俄羅斯的AL-31頂一陣。
但咱們的渦扇-10現在完全頂得上了!聽說更牛的渦扇-15都開始裝機測試了,雙座版的殲-20S也在搞。
這更新速度,比當年的F-15還快!
說到F-15就更有意思了。
美國這款經典戰機總共造了1400多架,分ABC三個大版本。
現在他們的F-15EX還在造,咱們的殲-20要是真能造到1000架,那可比美國人當年還猛!要我說啊,這數字聽著嚇人,但擱在咱們航空工業的爆發期,還真不算離譜!
想想看啊,殲-20現在才露了冰山一角就把美國空軍急得跳腳。
要是真列裝1000架,再配上咱們的預警機、無人機作戰體系,那場面!美國人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個——他們當年靠F-15和F-16的組合拳打遍天下,現在輪到咱們用殲-20和殲-35打配合了!
說到殲-35就更有意思了。
這款中型隱身艦載機眼瞅著要服役了,活脫脫就是當年F-16的路數!美國當年用F-16填補F-15和F-22之間的空檔,咱們現在用殲-35銜接殲-20和未來的六代機。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但這次主動權可不在他們手里了!
現在看美國媒體天天算咱們的殲-20產能,表面上是分析軍事,骨子里是掩蓋焦慮!他們F-35項目拖了二十年,六代機還停留在PPT階段。
反觀咱們這邊,殲-20改型層出不窮,配套武器系統日新月異。
這哪是簡單的數量對比?這是工業體系的大逆轉!
有些網友可能會問:造這么多重型機有必要嗎?看看地圖就明白了!咱們要守的國土面積、要維護的海洋權益,哪樣不需要強大的空中力量?更別說未來可能出現的六代機,現在不把產能基礎打好,到時候拿什么跟人家拼?
這里頭還有個關鍵點容易被忽略。
美國當年造F-22是冷戰思維,咱們發展殲-20是防御需求,性質完全不同!他們造180架F-22就能全球耀武揚威,咱們造1000架殲-20不過是為了守住自家大門。
這個根本區別,有些人就是裝看不見!
說到底,美國人現在盯著殲-20的產量看,就像考試作弊的學生偷瞄學霸的答卷。
他們自己砍掉F-22生產線的時候,可沒想到會有今天!現在天天算咱們能造多少架,無非是想給自己找補點心理安慰——看啊,不是我們不行,是對手太強!
最后說句實在話。
殲-20就算真造1000架,那也是咱們工程師一釘一鉚攢出來的本事!美國人與其天天掰著手指頭算數,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收拾自家軍工復合體的爛攤子。
別忘了,咱們的航空人可還憋著大招呢!殲-35馬上要亮相,六代機說不定已經在路上。
要我說啊,這1000架殲-20不過是個開始,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后頭!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總有人能創造新歷史。
當美國人還在糾結數字游戲的時候,咱們的航空人早已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天空。
殲-20的產量從來不是目的,守護這片土地的決心才是關鍵!至于某些人的焦慮癥——治不好也沒關系,反正咱們的飛機,會替他們記住這個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