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能源商用車產業正處于關鍵轉折點,技術迭代與場景創新正形成歷史性交會,行業即將邁入技術深化與場景拓展并舉的戰略機遇期!”近日,在廣東惠州召開的億緯鋰能首屆商用車電池科技日上,該企業動力營銷中心總經理黃紅良博士慷慨陳詞。
發布會現場,億緯鋰能聯合創始人、總裁劉建華發表開場致辭,重點闡述了億緯鋰能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技術積淀與戰略布局。億緯鋰能副總裁、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發布了8款開源電池王牌產品,以全場景解決方案,滿足從物流車的微面、輕卡到重卡的短倒、干線再到客車和工程機械的全場景工況需求,賦能新能源商用車。
新能源商用車的產業競速已展開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飛速發展,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已攀升至20%,正式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其中,新能源VAN車(含輕卡和重卡)滲透率突破40%,已與乘用車市場形成同頻共振;新能源輕卡滲透率接近20%,電動化進程顯著提速;新能源重卡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電動化轉型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億緯鋰能商用車電池科技日發布會現場,大屏幕上實時播放著搭載上一代開源電池的重卡的充電實錄:插上兩把電槍和水冷槍后,不到10分鐘的時間,電量已經從10%補能至63%。
而這還不是億緯鋰能開源電池的最佳數據:即將量產的下一代“兆瓦級”453kWh電池新品,僅需18分鐘即可完成10%至80%的電量補給,配合1500kW超充技術,每年所節約的充電時間,可為每個用戶創造超過5萬元的運營增收。
這一組數據折射出的,是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產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隨著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突破20%的關鍵節點,一場圍繞動力電池技術升級與場景適配的產業競速已全面展開。
據億緯鋰能測算,至2030年,工程機械鋰電市場規模將突破80GWh,成為繼乘用車、商用車之后的第三增長極。面對這片尚待開墾的“藍?!?,動力電池企業正通過技術縱深突破與生態協同構建,爭奪產業轉型的主導權。
讓每度電都增加創收
與乘用車注重“情緒價值”不同,商用車電動化的本質,是讓每度電都成為流動的銀行賬戶。因此,在這場技術攻堅戰中,充電效率與場景適配能力成為破局關鍵。
針對城市物流“微面”車輛占比93%的城配市場,億緯鋰能推出的41.86kWh標準化電池,以2C恒流直充架構實現18分鐘極速補能,配合自然冷卻系統降低能耗成本;而在-20℃低溫環境制約明顯的北方市場,搭載LMX材料體系的160kWh輕卡電池可保持85%能量效率,破解冬季續航焦慮。
這可能意味著,物流公司的城配車隊或許可以減少兩成夜間充電工時,讓司機多接三單生鮮配送,創造出新的利潤空間。
更具突破性的是,針對重卡“自重侵蝕載貨量”的行業難題,該公司通過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將448kWh電池系統高度壓縮至1米以內,較傳統方案減重0.5噸。每減重0.5噸,意味著每車每年多裝360噸貨物,這相當于把京滬線上的運費成本削去鋒利的刀刃,讓單臺車6年生命周期內多創收7.2萬元。
破解“車電不同壽”難題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動力電池企業對于商用車運營本質的重新理解。在客車領域,億緯鋰能推出的43.8kWh電池以10年100萬公里質保破解“車電不同壽”難題;在裝載機市場,350kWh工程機械電池通過2分鐘快速裝配設計與6000次循環壽命,將設備收益周期延長30%。這些創新并非實驗室里的技術堆砌,而是基于對物流企業“每公里成本”“每噸貨利潤”等核心指標的深度解構。
產業轉型的浪潮中,生態協同正在重塑競爭格局。億緯鋰能與華為聯合展示的超充技術解決方案,將電芯級5C快充與液冷樁端技術深度融合;與三一重卡、東風商用車等頭部車企共建的“全場景展車區”,則凸顯出從電池研發到整車適配的產業鏈穿透力。這種“技術+生態”的雙輪驅動模式,或許正是破解商用車電動化“規模效應遲滯”困局的鑰匙。
從參數到價值的跳躍
當發布會現場大屏亮起“零碳運輸”的藍色愿景時,展廳內陳列的8款開源電池產品已悄然勾勒出新能源商用車的進化路徑:
從追求單一性能指標,轉向全生命周期價值創造;從被動適應應用場景,轉向主動定義運輸效率。
對于商用車使用者來說,他們或許不了解所有參數背后的意義,但“充電時間能否再砍掉一截”“電池質保能否覆蓋高原極寒天氣”“殘值評估怎么對接金融方案”這些散落在產業毛細血管里的需求卻是真實存在的。所有重要的變革,都是從解決每個人具體的麻煩開始的。在這場關乎萬億級市場的產業變革中,動力電池企業的技術突圍戰,或許才剛剛打響。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胡雯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