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福建莆田石谷解山區的迷霧中,一場牽動全國的生命接力進入第9天。
9天,216小時,對福建莆田8歲男童鄒某樽的家人和救援隊來說,每一秒都像被拉長的慢鏡頭。
8歲男孩自從5月4日與家人走散以后,上千名救援人員頂著晝夜溫差15℃的嚴寒,在毒蛇出沒的原始密林里一寸寸的搜尋著。
就在今天救援隊突然放出消息,意思是有眉目了,但可能是不好的結果,要等確認。
這句話像一記悶錘,砸在所有人心里,我們等待的,究竟是奇跡,還是最不愿意面對的真相。
野山深處的致命疏忽
石谷解的風景有多美,危險就有多隱蔽,5月4日,小鄒和爸爸媽媽一家滿心歡喜地踏上石谷解登山步道。
這座海拔1803.3米的閩中第一高峰,因為還沒有開發的原始樣子吸引了很多戶外的愛好者,可是它連基礎的護欄和定位標識都沒有。
當地雖然有天氣不好禁入的警示牌,但既無巡邏人員,也沒封山措施,全憑游客自覺。
下山的的時候,三個孩子走在前面,兩個大人在后面跟著,中間隔了幾百米。
正是這段安全距離,讓小鄒在某個拐角的地方徹底消失了。
有游客拍下小鄒舉著小國旗站在山頂石頭上,可是任憑大家怎么找都沒找到。
大家都特別擔心,孩子只是穿著單薄短袖和單層長褲,也沒有帶食物、水和保暖的衣服,在夜間氣溫驟降至10℃以下的山區,失溫的風險非常高。
而且石谷解得手機信號非常的弱,無人機因為云霧擋住,好多次都失控了,熱成像設備在茂密的樹林中也很難發揮作用。
這里的地形也很復雜,山峰坡度接近70度,有的路段需要手腳并用的攀爬,成年人都有點吃力,更別說一個8歲的孩子。
孩子的母親林女士回憶,當天她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登山,因為輕信了山路平緩,就沒有時刻的緊盯最小的孩子。
他們以為孩子在前面跟著哥哥們,沒想到會突然就找不著了。
事情發生以后總是給救援隊打電話詢問情況,短短幾天瘦了很多。
黃金72小時到絕望9天
從最開始的黃金救援期到現在的第9天,這場搜救真的是中國山地救援的極限挑戰了。
這次的救援可以說是什么都用上了,因為孩子太小,大家都很著急。
20架無人機組成了空中的搜索網,但是因為山里的濃霧和信號干擾,好多次出現了失控墜落。
救援人員不得不手動操控設備,在懸崖邊冒險的作業,衛星定位被地形干擾,后來最原始的人海戰術也被用上。
1200多人次救援力量分成網格,一點一點的搜查草叢、洞穴和溪流。
隊員們每天徒步超20公里,被螞蟥叮咬、被虎頭蜂蜇傷也是家常便飯。
孩子的父親是退役軍人,他不顧腿上的淤青,連續9天跟隨救援隊攀爬陡峭的崖壁。
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估計不管換做是誰,無論怎樣都不會放棄的。
不光如此,12只搜救犬中,“雷霆”和“閃電”在找孩子的過程中被荊棘劃傷還在堅持工作。
5月11日,一只德國牧羊犬在灌木叢中持續的警覺,指引救援隊鎖定關鍵區域,但是雨水的沖刷讓氣味線索逐漸模糊。
不好的消息背后
救援隊那句不好的消息要等確認,讓所有人脊背發涼。
還有搜救隊員直播的時候說他同伴打電話,在懸崖邊有臭味,因為太陡峭,需要帶繩索下去看。
看到這些消息,心里咯噔一下,真的希望那只是動物的尸體,一定會有奇跡的。
估計大家都是在等官方通報的消息,可是一句:目前還不能公開。要等確認。
真的是把人急死,到底有沒有找到,結果又來一句:不好的消息。
就在大家擔心的時候,發現這位透漏消息的搜救人員把社交媒體有關孩子的視頻都刪除了。
也許這件事還有別的可能,總之官方沒有發消息,我們就等下去,說不定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可是,8歲兒童在野外的生存極限正在逼近,也是失溫和饑餓的殘酷倒計時。
就算是穿著外套,夜間10℃的低溫和雨水浸泡,48小時就可能會導致意識模糊。
沒有食物補給,孩子的體力最多支撐3到5天,虛脫后連呼救聲都發不出。
我們祈禱孩子只是躲在某處等待救援,但理性告訴我們,時間早就過了生存的紅線,但是我們總希望有奇跡的發生。
莆田當地村民自發組成后勤隊,每天徒步5小時向深山運送熱食和藥品。
有人說為什么不用衛星,抽干水庫,因為衛星遙感受云層遮擋效果有限,而區域內并沒有大型的水體。
對于專業的救援,我們要相信他們的方案,每一次調整都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生命警示
石谷解雖然美,卻是未經開發的野山,沒有固定的步道,也沒有救援設施。
所以在帶孩子登山的時候,應該配備定位手表、反光條、應急哨等。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教會孩子原地等待,識別制服人員這些基本的常識。
孩子的安全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而是必須安全,父母在戶外活動中需要保持視線不離,尤其是在復雜的環境中。
自然從不是人類的游樂場,孩子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
結語
截至發稿,搜救還是在繼續,只要有1%的希望,救援隊就會付出100%的努力。
小鄒的教室座位依然空著,他的書包還在床頭靜靜等待主人歸來。
當我們為小鄒祈禱的時候,也該反思:怎么才能讓類似的悲劇不再上演,也許答案就藏在每個家庭的安全意識里,還有每處野山的警示標識中,還有社會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中。
希望奇跡可以出現,愿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回家。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