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檔格外熱鬧。
上有《哪吒2》頂風前進,凝聚上億國人的力量,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電影水平。
下有《封神2》《小小的我》《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等口碑還不錯的影片做基石。
可在這場激烈的的浪潮中,似乎少了點什么。
沒錯,就是賈玲。
她那部原本已經劇宣預熱的影片《轉念花開》沒有上映,令人感覺非常奇怪。
直到看見《哪吒2》的大火,才好像明白賈玲的用意。
作為導演,當然不想讓自己的影片陷入風險,要穩穩的贏。
但她想不到,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規避風險的同時,也要應對更大的風險。
歷經三個月,《轉念花開》竟從一開始的期待,逐漸成為差評滿天飛,大批觀眾紛紛抵制,究竟為何?
一,導演、演員能力不足,觀眾很難信任
首先,網友吐槽中最大的一點,就是不信任賈玲的能力。
她畢竟不是科班導演出身,在大多網友的認知里,她還是開心麻花里那個可愛幽默的喜劇演員。
而小品和電影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要說賈玲為何能將《你好,李煥英》拍火?
其實她就是將最感人的母女之情,運用時空交錯的藝術手法拍攝出來了,不論是誰都會為之震撼而感動。
換個意思來說,就是這個題材,無論誰來拍,加上那個陣容,票房都不錯。
可《轉念花開》這部影片不一樣,主要講述了女性反傳銷的勵志故事。
它的拍攝難度很大,既要展現傳銷的可怕內幕,揭露傳銷頭頭的邪惡,還要避免審核被打。
這種“擦邊”題材往往很難掌控那個度,更何況國內審核還那么嚴謹。
國產懸疑劇《烏云之上》連拍個尸體都要打碼,實在可笑至極。
而且,這類影片都是比較偏嚴肅、低沉的風格。
很難想象,若是賈玲在劇里其中融入了“搞笑”元素,它會顯得有多么另類。
就像一位網友所說:
“電影是藝術的升華,小品是茶余飯后的調劑品。”
二者各有各的界限,如果被強行打亂,就會成為“四不像”。
此外,雖然《轉念花開》的有王驍、張小斐兩位強大演員,但楊紫的出現打消了一部分網友觀看的欲望。
即便楊紫在電視劇界混的再怎么風生水起,表現再好,她畢竟是個流量明星。
一類人有一類人的圈子,她扛不起那么大的陣仗,可能最后沒有獲利,反而遭受其害。
就像許多網友所說:“楊紫要來演,就離被罵不遠了。”
二,消費觀眾感情
其次就是,多數網友還沒從《熱辣滾燙》“薅韭菜”的后勁兒中脫離。
最開始,賈玲憑借《你好,李煥英》54.13億的票房獲得“最佳導演”稱號。
第一部獨立執導的作品就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無論是誰都會有點飄。
果不其然,賈玲似乎就已經沉溺于這種欣喜,沒多久就再次推出一部《熱辣滾燙》。
沒想到,這部影片一上映還是非常的火爆,直接拿下34億的驚人票房,甚至還在北美200多家影院播放。
可票房高,不代表口碑好。
《熱辣滾燙》謎一般的劇情操作讓的很多觀眾無比尷尬,有些看不到一半兒就離開了影院。
女主人設非常惡心,自己不努力不上進,好吃懶做,脾氣還非常大。
最后還怨懟社會不公,家人不好,朋友不行,妥妥的公主病患者,還是晚期!
更搞笑的是,激勵她做出改變的,竟是微不足道的“愛情”,男朋友和閨蜜好上讓她覺得自己倍受侮辱,然后想學拳擊減肥。
這樣的劇情真的乏味到極致,看過的觀眾拋去演員光環,能說好看的真沒幾個。
那為什么能拿下如此之高的票房?
沒錯,就是營銷方式正確。
基于《你好,李煥英》的熱度迷惑,以及賈玲減肥成功后會在電影里首次亮相,成功激起廣大網友觀看的欲望。
不得不說,論營銷方式,賈玲真有一套。
但這種用營銷炒作提升電影熱度,就是在消費觀眾感情。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因此,廣大網友都是聰明人,怎么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不論這次《轉念花開》題材再好,被人夸的再怎么天花亂墜,想看的人都會再三思慮,或者根本不會選擇觀看。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三,中國影片的悲哀
其實不光是賈玲會這樣,中國的大部分影片都開始偏向流量化。
不管是什么題材,主演都要帶上那么一兩個流量演員。
老帶新的確沒錯,可錯的是你妄圖用流量演員撐大整部影片的熱度。
就比如去年的《749局》,豆瓣評分3.2,爛片中的爛片。
讓王俊凱一個流量歌手來主演,他那個演技真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把一名英雄演成了中二少年。
加上導演陸川還不用心,特效制作的怪物跟動畫片似的,影院的觀眾都發出陣陣嘲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本是那么好的題材,最后全被毀了。
更無語的是,當時宣傳時還說什么整部影片耗資3億,別搞笑了。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觀眾都非常反感那句“這部影片耗巨資拍攝”?
因為貪了多少只有那些資本家知道!
而且剩下的錢百分之八九十運用到營銷,只有那一小部分放到電影里。
最后導演拿著兩個小時的“粗枝爛葉”告訴我們,這可價值千金,純純把觀眾當傻子嘛。
更何況,時代在發展,觀眾思想在開拓,審美在提升,導演演員不學習進步,最后只能被淘汰。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說,電影本就是個娛樂項目,看看圖一樂呵不就行了。
有錢人可能會這樣認為,但普通人家面對三四十甚至四五十的電影票,其實挺心疼的。
如果再得不到好的情緒價值和觀感體驗,那才叫真的難受。
所以,請各位大導用點心吧,認真對待老百姓的的血汗錢吧!
結語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其實和中國影視界發展一樣。
如果長久以往欺騙,一次又一次消耗觀眾熱情,那就無人愿意相信、買單了。
比起投機取巧,夸大其詞,虛假宣傳,觀眾更喜歡像餃子導演那樣腳踏實地,認真對待作品,用真心換取真心的好藝術家。
那么,如果賈玲的《轉念花開》上映,各位還會捧場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