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下山亦是人生
——南川小指拇山登山記
文/張蓓
爬到半山亭時,我確定自己爬不動了。雖然抬頭看去,山頂近在咫尺,似乎我只要咬咬牙就可以登頂了,據說峰頂別有一番風光。但是,我確定自己是真的爬不動了。
陽光蒸騰起箜人的熱氣,氣短、頭暈、眼黑……無不提醒著我體力已消耗殆盡,只能癱坐在半山亭的圍椅上,如離水太久的魚,大口吐著粗氣。
其實,我還是掙扎了一番的——要不等我氣喘勻了,可以再試試繼續向上?但是幾次內心交戰后,我放棄了登頂的計劃,決定下山。
做出下山的決定并不容易。
應南川作協的邀請,我和一眾文友一起來到南川大有鎮的小拇指山,壯志豪情地準備用征服山峰來證明自己“至死仍是少年”。但沒想到,出師未捷身先疲,望山枉興嘆。想想文友們在山頂歡呼、雀躍,用照片證明自己曾經來過、曾經征服,我卻只能作為“失敗者”灰溜溜地原路返回,心情頗為低落。
從去年開始,南川區政府打造的178環線在重慶人的口碑中大火。在連續高溫的七八月份,南川的178環線上“長”滿了來避暑人們。山王坪露營地的每棵樹上都有被吊床網住、在林間山風中被催眠的人兒;金山湖的水庫上,勇敢的探險者乘著滑翔傘在天空中留下一線痕跡;前星峽谷的河道里,大家呼朋喚友地支著麻將桌“血戰到底”……
但是,178環線上不止有山王坪、金山湖、前星峽谷,還有更多的風景等著我們去解鎖,比如位于大有鎮的小指拇山。小指拇山地處渝、黔交匯點,位于金佛山東麓,是178環線上一處獨特的景貌,因山形酷似手指而得名,實際海拔只有1050米。
1000多米的高度,加之第一段山路可謂輕松,攀登者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適應登山的節奏;到了第二段山勢開始陡峭時,又有一大片松林遮陽;只有第三段攀登是需要體力的,但這段崖壁并不算太長。所以,小指拇山實在是登山愛好者的入門級山峰,甚至我們把它歸于休閑攀登也未嘗不可。就是這樣一座山峰,卻讓我鎩羽而歸,確實讓人有些沮喪。
下山之路并不輕松。因為力竭而微微顫抖的雙腿讓我無法快速回到山腳的起點。我雙手拄著登山杖,小心翼翼地向下撤出一條腿,近乎挪動著開始下山。邊下山,我已經邊在想象一會兒聚會時大家善意的“嘲笑”聲了。
下山路上,不斷和正在登山的人錯身而過,不斷聽到有人出聲鼓勵著別人或者自我鼓勵著。“毅力”這個詞頻繁地出現在我的耳邊。我自嘲地想,我這算是個沒“毅力”的人吧。
因為腿軟,所以我慢。慢著慢著,我感受到了風。這將夏的山風若有似無,很公平地撫過每個人,卻并不是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它。因為慢,所以我在某個站立休息的拐角遇到了輕風。一旦感受到它,就會有意識地去捕捉它。捕捉它停留在我臉上掀起我劉海的調皮,也慢慢捕捉到它還撫過山上的樹、逗過山上的花、撩過山上的草……
當我努力攀登時,我的眼睛一直都注視著小指拇山的頂峰,而并未察覺腳下有草,身旁有樹。因為風,我才猛然發現,原來這山因為夏的即將到來而生機勃勃。
不過,不仔細看還真難發現它們。婆婆丁黛紫色的花瓣恣意地釘牢了泥土,如漫天星星般燦爛;中華繡線梅開得正繁茂,串串妃粉色小燈籠在輕風中微顫,“叮鈴”樂聲不斷;插田藨的果實已掉落,只晃著絳紫色的葉托等待下一個春天;香椿撐著身子,欲拒還迎地伸展出酡紅色嫩芽;銀杏“幼崽”和藤蔓癡纏著青蔥色的生存空間,絲毫不知自己終有參天的那一刻……它們不動聲色地熱鬧著,似乎和硬化小路上攀登頂峰的人們平分山色。說它們不動聲色是因為它們太不起眼,幾厘米的小身板如果不湊近了去看,就很難發現它們,這山間的活潑似乎被湮沒在熱氣蒸干的泥色中。但這并不重要,它們好不容易鉆出了泥土,生長了出來,那便努力裝點著春夏之交的小指拇山吧,不為別人,只為自己,或者和那無意中窺見它們秘密的人不期而遇,比如——我。
我在下山的途中發現了風,發現了樹,發現了草,發現了花,發現了半山的秘境。突然,我不沮喪了。因為,頂峰有頂峰的風光,而沿途也有沿途的驚喜呀!
就像人生。我們總是盯著頂峰的風光,去羨慕,繼而去奮斗,這一生就在不斷地修正頂峰目標的過程中努力著,常常忘了攀登的目的。我們登上頂峰,是為了峰頂更好的風景,但是,只有峰頂有風景么?可能我們忘了,在一路攀登的過程中不斷都會路過美景,只是我們的心選擇忽略了它們。
曾經,我也是努力攀登的那一個,累了、倦了,只會暗自勉勵——再咬咬牙,再努努力,你會登上頂峰的。我忘了,如果一直都在努力攀登,我的一生啊,永遠在走上坡路。哦不,我并不是反對熱血積極的人生,我只是在下山途中偶然想到:如果我們能順應自然,承認自己并不會永遠朝氣蓬勃、承認自己也有力所不逮,承認自己也許不夠有“毅力”,愿意慢下來、停下來去看看沿途的美景,就像闖入秘境的愛麗絲,也許我們就會無意中擁有了一段無與倫比的人生經歷。
“來,往上爬,你是最棒的!”
這次,當我聞聲找尋鼓勵聲時,發現一位年輕的爸爸正站在高幾步的臺階上鼓勵著一個大約只有兩三歲的男孩兒。小朋友正在爺爺的幫助下,努力跨上了一步臺階。他上臺階的動作太可愛了,于是我停下腳步目不轉睛地關注著他跨臺階的動作,心中暗暗地替他鼓勁。
或許是爸爸的鼓勵讓他充滿了干勁,于是,孩子又迫不及待地跨上了第二步臺階。又或許是認為自己非常厲害吧,再往上,他就掙脫了爺爺的呵護,自己跨上了新的臺階。
就這樣,一步,又一步,這孩子自己爬了好長的一段山路。真為他開心!
現在。我,下山;而孩子,上山。
我在下山的途中尋覓秘境,獲得人生的感悟;孩子努力攀爬,在上山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我們都有一段獨屬于小指拇山的美好回憶。
作者簡介:張蓓,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會員、重慶市十佳讀書人、重慶市首屆閱讀推廣大使、蘇州電臺讀書節目特邀專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