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俯瞰被大山環繞的白查村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傳統民居,因外形像篷船,內部像船艙而得名。格木、麻竹、白藤、茅草等是船型屋營造的主要材料。用泥巴拌稻草為墻,竹木為骨,茅草蓋頂。倒扣的船型設計抗風避雨、通透防潮,盡顯黎族人民的生存智慧。海南省東方市白查村87間船型屋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型屋古村落。2008年,“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白查村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海南加大對“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的傳承力度,保護白查村船型屋文化遺存。(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三只農家雞在白查村的船型屋周邊覓食。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傳承人符打因在編制用于修建船型屋的茅草。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白查村船型屋谷倉(左)。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傳承人符打因在清理破舊船型屋上的雜草。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傳承人符打因在整理用于修建船型屋的茅草。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傳承人符打因用白藤捆綁船型屋框架。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游客用相機拍攝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游客在白查村參觀船型屋。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5月12日,海南東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