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以“科學改變生活,勞動創造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展示與宣傳月系列活動開幕式在松山湖舉行。活動通過“1+2”的模式深化勞動教育實踐創新,推動勞動教育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其中“1”是指勞動成果展示,“2”分別是工匠精神傳承系列講座和創造性勞動大賽。
本次系列活動由東莞市教育局指導,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松山湖管委會宣傳教育文體旅游局協辦。
活動現場發布了《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探索(2021-2025)》以及2025年東莞市勞動教育主題曲《勞動之光》。據了解,《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探索(2021-2025)》全面展現了“十四五”期間東莞加速推動和普及勞動教育的創新探索歷程。內容主要分三大版塊,第一版塊集中呈現政策文件的頒布實施、重大活動等。第二大版塊著重呈現了東莞“五有”勞動教育體系的建設成果。第三大版塊則以2021至2025年大事記的形式,詳細記錄了東莞中小學勞動教育在這五年間的點點滴滴。
現場,來自全市30多所中小學及職業學校以設攤的形式,向公眾展示最新的勞動教育創新成果。近5年來,東莞各鎮街在“五有”體系指引下,主動作為,注重多元共育和融合賦能,勞動教育各具特色。例如松山湖注重科學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石排鎮注重潮玩和人工智能融合、長安鎮注重中職學校與大型企業基地的融合、塘廈鎮注重勞動教育與美術教育融合,在勞育美方面有很多亮點。
現場,塘廈鎮中心小學帶來了原創勞動童謠《勞動之光》,其韻律感強、節奏輕快,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詞很好地展現校園勞動場景,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孩子們更加熱愛勞動、崇尚勞動,更好地推動今年“勞動習慣養成計劃”實施。
松山湖的勞動教育成果也逐步凸顯。在全域化勞動教育生態搭建方面,通過打造一支專職勞動學科教師隊伍,實現公辦中小學專職勞動學科教師配備全覆蓋,培育了松山湖第一小學、松山湖實驗中學等市級勞動教育特色學校,以及松山湖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少兒廚藝工坊等校外勞動教育項目,讓勞動習慣、勞動精神融入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環節。此外,科技賦能勞動教育方面,圍繞松山湖的科技特色,打造了“智慧農場”“AI中醫”“勞動創客”等特色課程。在產學研協同育人方面,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散裂中子源、華為、宏川集團等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緊密聯動,常態化開展“勞動+”項目式研學活動。
近年來,東莞積極推出《東莞市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行動計劃》等相關文件,成立全省首個中小學勞動教育研究團體——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研究會,完善“有機制、有課程、有師資、有基地、有評價”的東莞市中小學“五有”勞動教育體系。同時,全省首場中小學勞動教育現場觀摩會在東莞召開,線上線下25萬人次參加;勞動教育成果《多元主體協同推進區域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展出,東莞勞動教育課例多次在南方教研大講堂展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此外,東莞還研究發布了《東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指導》,推動勞動教育課程精品化與特色化,實現“一校一案”全覆蓋,開展了首屆東莞市中小學創造性勞動與智能設計活動,1039名選手同臺競技,網絡圍觀人次超44萬,擦亮“科技+勞動”融合品牌。全市17所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數量位居全省前列,4所中職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建成2個省級勞動教育學科教研基地,勞動基地全省數量最多。此外,東莞還面向全省做成果分享,擴大輻射力。
來源:東莞廣播電視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