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執事這個詞總帶著點“二次元”的氣息。尤其是在日本,提到執事,恐怕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現實中的職業,而是《黑執事》里那個英俊又全能的賽巴斯欽。
他西裝筆挺,微笑得體,一手紅茶、一手戰斗,溫文爾雅得幾乎不像凡人。這樣的形象太過經典,以至于“執事”這個詞,也被蒙上了一層浪漫而非現實的濾鏡。
可現實中,執事真的是那樣的嗎?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樣的人,才能真正請得起一個“現實版賽巴斯欽”?
日本一檔綜藝節目《月曜夜未央》就抱著這個問題,找上了“全日本執事協會”的會長——石井先生。
節目組想搞清楚:現實中請得起執事的人,是不是也如動漫里那般富可敵國。結果是:不僅如此,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更富。
節目中,石井先生身穿剪裁得體的深色西裝,一出場就讓人感受到“專業”二字。作為管理著30位專業執事的會長。
他介紹說,在日本確實存在真實的執事行業,而且需求并不小。雇主多為企業家、外匯投資者、不動產大戶等高凈值人群——簡單說,有錢不夠,要非常有錢才行。
如果你想要全年無休、全天候待命的執事,費用大約是每月600萬日元,年薪輕松突破2000萬日元。
這還不包括交通、住宿、服裝等額外成本。能拿到這份薪水的執事當然不是普通人,他們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教養和禮儀,更要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哪怕是主人的“我今晚想泡有馬溫泉”這種突如其來的念頭。
這不是玩笑,節目中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某位大阪的雇主,在電視里看到有馬溫泉,隨口說了一句:“我也想泡?!庇谑菆淌铝⒖讨职才?,把熱水、浴桶、設施甚至氛圍都“搬”到了自家后院。
另一位雇主則在節目中看到瑞士某款奶酪,說了句“我想吃吃看”,執事便立刻訂票飛瑞士采購。
這不是“殿下的命令”,但卻是一種現實中存在的富豪生活日常。而負責實現這一切的,就是“執事”。說到這里,不得不厘清一個常見誤區——執事≠管家。雖然兩者在外觀上相似,職責卻有本質區別。
執事這一職業源自中世紀的歐洲,最初的職責是管理酒窖和飲品,英語中“butler”一詞就源自拉丁語“bottelier”,意為“酒”。隨著時間推移,執事逐漸演化為貴族宅邸中最重要的家務統籌者——負責雇員管理、賓客接待、主人的生活安排等事務,是整個家庭運轉的“總指揮”。
相較之下,傳統意義上的管家更偏執行層面,可能負責某一區域、某位家庭成員或某一類具體事務。而執事的地位,則更接近企業中的“COO”或“生活經理”,甚至在許多貴族家中擁有可自行裁量事務的權力。石井會長就提到,他們培養執事時,會重點訓練“全局統籌”與“人際判斷”兩大能力。
但也別把這份職業看得過于理想化。石井坦言,執事的日常遠比電視劇來得辛苦。高薪意味著高強度、高要求,也意味著幾乎沒有“私人時間”。你必須24小時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應對雇主的一個眼神、一句無意間的話。石井打趣說:“所以我們最怕的,就是雇主看美食節目或旅行節目?!?/p>
這些看似奢侈的生活片段,其實折射出一種更深層的社會現象——在真正的頂層生活中,“時間”與“情緒”是最貴的資源,而執事的價值,就是用一套有條不紊的安排與服務,幫雇主節省前者、平穩后者。
目前在日本,執事行業雖然仍屬小眾,卻已形成一定的培訓與認證機制。像“全日本執事協會”就會提供系統課程,從儀態、談吐、禮節到緊急應對、心理輔導,全面提升服務水準。這也是為什么最頂級的執事,往往比律師、醫生更難培養。
所以,下次再看到動畫里那個一身黑衣、彬彬有禮的“執事”角色時,也許你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不只是幻想中的完美男仆,更是現實中極少數人才能擁有的“人生管理師”,所以說有錢頂流的生活真是突破了窮人的想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