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璐說:
前天是國內的母親節,一早上起來,鋪天蓋地,全是跟媽媽有關的消息。
我還記得,小時候,思迪不睡覺,子覓不吃飯;終于熬到上學了,思迪寫漢字,“法國的法”寫得倍溜兒,可“來去的去”,怎么都記不住;而盧子覓數數,quinze15,dix-sept17,永遠記不住16。
我承認法語數數,的確比中文難,可這時候盧子覓小朋友已經五歲半,幼兒園大班過半了呀!你說我焦慮不焦慮?
可這才幾年,她們都不承認了,轉而反問我說:“怎么可能有這事兒?!”
法國有一句諺語是:“Enfants petits, petits soucis ; enfants grandis, grands soucis.”大概就是“小孩子,小問題,大孩子,大問題。”真的是名言呀!
其實,孩子大了,問題更大也更復雜,想要說清楚,不再是一句兩句。
事實上,親子關系,尤其是同性親子關系,母女和父子,其實是十分復雜且微妙的。
前幾天,我刷到好幾次黃圣依和媽媽在一起的片段,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看全版的綜藝,可就幾個片段,就讓人五味雜陳,十分窒息。
你說,她們是不愛嗎?當然不是,是刻骨銘心地愛,全力以赴地用力托舉;你說,她們是不相互關心嗎?當然也不是,誰不是為了對方更好,給對方更好的,活得更加幸福和舒適?
然而事實上卻是你爭我奪,雞毛一地,令人唏噓。
總之,給人當媽十五年,對我來說,最大的心得就是:在一段關系中,作為絕對優勢的那個人,一定要學會反思。
前一陣子,跟國內來旅行的朋友一起吃飯,大家一直在感慨,上次見面還是2018年的上海,孩子都一點點,現在思迪已經比我們都高半頭了,真快。
我說,“可不是么,小時候總覺得時間慢,可養了娃才知道,原來一個孩子長成大人,并不需要太久。”
吃完飯,我們在塞納河邊走了走,朋友專門等著孩子們走遠了,小聲跟我說:“思迪這身材可要注意了,胖了再減,就很難。”
我知道朋友并不是愛管閑事的老阿姨,她是真心喜歡思迪,才特意偷偷私下囑咐我的。
但我也沒有特別延展,只是說:“這體型在國外,還很有發展空間,哈哈哈哈哈……”
其實,我當然知道,對于15歲的女孩子來說,即使按照歐洲標準,思迪也算不進瘦的那一趴里面。
思迪生下來,4500克,足足9斤,產房里,明顯比別的孩子大了不止一倍。
后面幾年瘦下來了,臉小眼睛大,就像個娃娃,非常好看。
再后來開始專業練游泳,寬肩翹臀,有點運動員的身材,還隨了盧先生,骨頭架子特別寬。
而且法國學校的假期很多,只要放假訓練停了,小姑娘立馬就肉眼可見地胖起來。這時游泳練出來的寬肩和翹臀,反而成了缺點,因為胖得會更明顯。
這個問題,我曾和思迪大吵過一場。
去年夏天,全家坐維京游輪,每天都有無限美味的自助餐,每個人都胖了。
有天,船上有個英式下午茶的活動,思迪幾口就把三明治吃光了,又湊過來看妹妹的盤子。
我實在沒忍住,就說:“少吃點,馬上要吃晚飯了,想想水煮牛肉吧,值得你等待呢!”
我說的時候,有意把語氣放柔軟了,還自以為是地加了一點俏皮的調侃。
可沒想到,小姑娘當場就翻臉了,灼灼逼人地說:“我為什么不能吃?你就是覺得我胖,所以我丑,我不漂亮,你就是嫌我胖。”
哎,這令人頭大的青春期,小姑娘就跟一頭發紅發熱的小怪獸,滿臉通紅,眼睛蒙了一層水汽,聲音非常大。
周圍全是人,我被定在當場,不知所措。這時盧先生出手了,他板著臉說:“你怎么能當眾這樣給你媽講話?給我回房去反省。”
這也是我和盧先生不成文的默契:在孩子面前,無論如何,我們兩個都要彼此支持。
思迪憤然起身,拿著房卡,虎虎生風地往外面走,船在徐徐前行,青山綠水,我目送她遠去,滿臉愁容地想:這腰,這腿,這身形,真不能再吃下去了!我的老天。
思迪走了,我慢慢地喝著紅茶,看著山水發呆,反復地想著剛才的場面,說不上究竟是哪一個瞬間,雷光電閃,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當我說“別吃了”的時候,雖然刻意平淡了語氣,可我的心和眼神根本就是在審視:怎么這么胖,不好看!
母女連心,這個被我從小養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感受不到我的意思?
再進一步說,思迪自己也知道胖了不好看,可十幾歲的孩子,誰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呢?她一定是一面貪吃,一面慚愧,這時又接到了來自親媽的Judge,才會惱羞成怒,當眾發脾氣。
理是這個理,但讓為娘我,應該怎么辦呢?什么也不說,任憑她吃成胖子嗎?大家都活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她就會怡然自得么?
我想到,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有點容貌自卑的孩子。其實,現在我翻看少女時代的照片,算不上天生麗質,但真的沒有我自己想得那么難看。
現在以我成年人的眼光轉頭分析,我之所以覺得自己丑,是因為我媽覺得我丑,從小到大,我媽一直在說,我的臉太寬,沒鼻梁,個子矮,皮膚黑,還總特別貼心地說:
“別人不會給你說,我是你親媽才說的,所以,閨女,咱長得不好看,就只能好好學習了。”這話持續了三十幾年。
我一直記得,我婚禮的第二天,我媽突然說:“昨天,我突然發現你真的挺好看,這輩子真是第一次。”
這句話,淹沒在我媽給我說過的成山成海的對話里面,可她說出來的那一刻,我心里的某個地方,一下子就飄了起來,飄進白色的云彩里面。
就好像是港劇演到最后,重重的卷宗合上放進檔案室里面,這件事,從此翻篇。
我發現,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多么清醒明晰的人,只要當了父母,都會變得盲目。
絕大多數父母的盲目,是越愛越焦慮,不肯也不敢肯定自己的孩子,總是覺得孩子小、弱、丑,需要保護和支持,才不會受到傷害,避免痛苦。
而少部分的父母,則是盲目地過于自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好最棒,英俊瀟灑,聰明伶俐,然而,名不副實。
隨著網絡的興起,大家都懂得了“被看見”的意義,原來不被看到,并不僅僅是因為自身弱勢,也會因為過于關心和深愛,失去理智,因愛障目,所謂當局者迷。
其實話說回來,全天下的父母,誰不是從孩子做起?
當過孩子的人,又有誰經歷過,被自己的父母看見,得到自己父母的認可,比讓別人,社會,世界承認,困難多了,需要付出多一倍兩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
因為愛,所以盲目,因為焦慮,所以處心積慮,“為你好”,就是一把完完全全的雙刃劍,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更是第一次當孩子,沒有人能擁有庖丁解牛的手法,把分寸把握得游刃有余。
然而就是難,才是稀有的,我越養娃越覺得,在深愛之外,還能夠實事求是地出發,真心接受孩子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堅不可摧的鎧甲和底氣。
再說回去年夏天的那件事。
經過反思,我明白,現實就是,思迪永遠也不會變成芭蕾舞者那種輕盈纖細女孩子,也許有一天,她還真的會成個胖姑娘也不一定,但她開朗,陽光,有力。
后來,我們在維也納下船,馬上要飛克羅地亞,省錢如我,買了廉價航空,雖然行李額很緊張,但還是給思迪買了一堆她喜歡的衣服。
人靠衣裝馬靠鞍,小姑娘雖然胖了,但打扮起來,還是漂亮多了,她高興我也高興,我們一起拍了很多照片。
我們頭并著頭,一起挑照片,我說:“你真是個QQ的小美女啊,跟小熊軟糖一樣可愛。”
其實,話說出來,我有點后悔,又沒管住自己的嘴,往日這話,思迪會不開心的,但這一次,她笑著說:“再QQ,我也是小美女。”
我一下子開心起來,轉過身去捏思迪QQ的臉,子覓也湊過來,三個人在床上扭成一團。
其實,我知道,這次思迪沒生氣,是因為她的媽媽的眼光里沒有了審視,不再Judge,真心覺得小熊軟糖是可愛的。
從那之后,吃什么,吃多少,胖不胖,在我們之間也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
我有時會說,有時不會,但在我的心里,已經不再糾結這件事。無論是現實中的朋友,還是偶然公眾號讀者留言,我都會哈哈過去,不以為意。
雖然十幾歲的女孩子,還是改不掉貪吃,但這一年,即使放假,訓練少了,思迪也沒有肉眼可見地變成小肉丸子。
要知道,父母子女之間,是絕對的不對等關系,漫漫一生,父母輕如鴻毛的一句話,就像是如來的五指山,反手把毛孩子壓個五百來年,沒啥問題。
身為父母,在愛的深海里,如何能看見并真心接受孩子,這才真的是養娃路上最難做到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否則,所有拼盡全力的托舉,舉的不過是一廂情愿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