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好的人生》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的大結局,薛曉舟讀了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后成為了藍洋的保險規劃師,和胡曼黎是同事。
薛曉舟很喜歡胡曼黎,哪怕這一年里沒有再見過面,還是對她念念不忘。雖然結局沒交代他們以后是否會在一起,但成為同事,是個很好的開始。
不過,我重溫了這部劇,看到金總2次不待見薛曉舟,才明白他們即便成為同事,他對胡曼黎的感情,也是沒有結果的。
金總第一次不待見薛曉舟
胡曼黎之所以被公司開除,和薛曉舟有關。
陳放早就嫉妒胡曼黎的業績比他高,想給他使絆子了。但他和胡曼黎是同事,不好親自出手,不然一旦查到他頭上,他很難收場。
所以,他一直都在找一個能幫他擋槍的人。這些年,他找了不少人,只有薛曉舟這個愣頭青上當了。
薛曉舟的直屬上司是老徐,陳放讓薛曉舟對胡曼黎做背調,說是金總示意的,這件事要秘密進行,不能告訴別人。薛曉舟信以為真,沒有向老徐透露一點風聲。
胡曼黎被公司開除當天,老徐有事不在公司,等他知道這件事時,已經第二天了。
老徐和胡曼黎交情不錯,得知胡曼黎被開除,他聽到了一些風聲,立刻拉著薛曉舟到沒有人的會議室,質問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關?
薛曉舟承認了,老徐問他,年紀輕輕怎么能下手那么狠呢?之前胡曼黎想讓他走后門盡快理賠,他沒同意,胡曼黎就嗆了他幾句,他心里不爽,可以理解。可這件小事,也不至于把胡曼黎置于死地啊。
胡曼黎干了二十年的保險銷售,如今她被公司開除了,以后還怎么在這個行業里立足?這不是砸人家飯碗嗎?
此時,薛曉舟還沒有意識到錯誤,反而問老徐,他這么做有什么問題嗎?
薛曉舟之前見過曹玲,知道騙保的事情胡曼黎不是主謀,是她既下跪又用生命威脅胡曼黎,胡曼黎才不得已幫她的。
但是,陳放當著胡曼黎和金總的面拿出了一份錄音,這份錄音里,曹玲扭曲了事實,說她這么做是受胡曼黎指使的。
薛曉舟知道陳放一定使了什么手段,但是他當時沒有拆穿。雖然胡曼黎被開除時,他心里有點自責,但不多。
因為他認為,即使曹玲是主謀,胡曼黎也是共犯,同樣有罪。胡曼黎作為專業人員,明知道騙保不對還要做,就要為自己不專業的行為付出代價。
老徐看到薛曉舟這么理直氣壯,當場拆穿了他的自信,告訴他,陳放是有計劃的要干掉胡曼黎,他是被陳放當槍使了。
薛曉舟不死心,反而追問老徐,陳放之前為什么不找人調查胡曼黎,非要讓他調查呢?
老徐一番話太解氣:因為之前像你這樣的傻子還沒出現。
老徐的話,終于敲醒了薛曉舟的狂妄和自大。他還以為自己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所以才能對胡曼黎做背調,其實他是被人當成棋子了,還是一個被利用后不再有價值的棄子。
陳放很精明,他已經在薛曉舟手里留了把柄,為了之后不被拿捏,便跑到金總那歪曲事實,說薛曉舟和胡曼黎不對付,一切都是薛曉舟自己自作主張。
陳放這么做,就是讓把柄不復存在。他對薛曉舟倒打一耙,也是想毀了薛曉舟的口碑,讓他以后沒辦法在藍洋立足,不然薛曉舟一旦被重用,對他不利。
如今陳放先放出了風聲,領導和同事都知道薛曉舟睚眥必報,做事不給他人留后路,以后誰還愿意和他共事呢?
薛曉舟咽不下這口氣,跑到金總辦公室解釋了一通。他說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目的只有兩個,一是揭穿陳放的真面目,二是給胡曼黎洗白,他并沒有存心針對她。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金總看到薛曉舟一臉正氣,反問他:然后呢?胡曼黎被開除,又被行業禁業兩年,已經既成事實了,你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你其實是想把自己從整個事情當中擇清楚,對吧?
金總這番話說得沒有錯。薛曉舟之所以跑到他面前解釋,就是想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他認為胡曼黎被開除和被禁業2年,陳放才是始作俑者,他只是被利用了而已。他本人和胡曼黎并沒有任何過節,也沒想過針對她。
但是,對胡曼黎真正造成傷害的并不是陳放,而是薛曉舟,他的愚蠢已經讓這件事走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現在他義正言辭地說這些,有什么用呢?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他都無法抹除對胡曼黎造成的影響。
金總在薛曉舟辭職前,送了他一句話:年輕人,你很聰明,但不要把聰明用錯了地方。
其實從金總對胡曼黎和陳放的了解,以及薛曉舟的解釋,就已經猜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即便薛曉舟澄清了他是無心的,金總也不待見他。
一個成年人,在職場里沒有一點眼力見,做事一根筋,害了別人還不知道反思,陳放是有錯,但薛曉舟并不無辜。
胡曼黎是金總一手培養起來的,二十年的職場情誼,親如家人,但凡有一點辦法,他都不會對胡曼黎下狠手。
可薛曉舟惹出來的事卻讓他無力擺平,這樣能惹事的員工,他看不起,也不想要。
金總第二次看不起薛曉舟
薛曉舟從藍洋辭職后,就去太盈國際了,他升任總監后,胡曼黎給他當助手。三人在曾教授的講座上碰面,胡曼黎老遠看到金總,就熱情地走過去打招呼,金總看到她,也很高興。
從金總對胡曼黎的神態可以看出,即便胡曼黎犯了兩次錯誤,他心里還是拿她當自己人。
薛曉舟也緊跟其后打招呼,金總看到薛曉舟的時候愣了一下,他早就忘了這個人的存在。
還是薛曉舟自己做了自我介紹,金總才得知胡曼黎也在太盈國際。他沒想到胡曼黎和薛曉舟會成為上下級,也沒想到他們都去了太盈國際,一直沒緩過神,只好重復說“挺好”。
金總沒想到胡曼黎真的去了太盈國際,心里堵得慌。
胡曼黎在曾教授講座上接到孫阿桃的電話,打斷了曾教授的發言。曾教授問她,是不是對他的演講有什么看法?
本來胡曼黎沒打算認真回復他,金總氣不順,故意問她,“那你是都同意曾教授的說法了?”
胡曼黎這才拿起話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胡曼黎談了自己拿下幾個大單的客戶的背景,以此告訴曾教授,外國的保險和中國的保險是不一樣的,研究要以實際為準,而不是脫離實際的空談。
胡曼黎的看法與金總不謀而合,所以沒幾天,金總就決定挖胡曼黎到藍洋,讓她負責夕陽養老的項目。
金總在曾教授演講那天,一直看到薛曉舟和胡曼黎在一起。薛曉舟是復通法本畢業,學歷高,又年輕,還是太盈國際的總監,前途不可限量,把他挖過來,對這個項目更好,但金總只找了胡曼黎。
第一次,胡曼黎拒絕了。之后胡曼黎得知孫阿桃去世,特地去她家祭拜,也知道了孫阿桃的女兒和女婿的事。她重新找到金總,表示愿意負責這個項目。
金總問清了緣由后,說他要的就是胡曼黎這個態度,并在把項目交給她的時候說了一句“歡迎回家”。
不管是之前在曾教授的講座遇見薛曉舟,還是之后尋找夕陽養老項目的負責人,金總只信任胡曼黎,可見他并不待見薛曉舟,甚至壓根就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對金總而言,不管薛曉舟再厲害,也始終比不過胡曼黎在他心中的位置,也只有胡曼黎,可以稱得上他的家人。
而且經過孫阿桃的事,胡曼黎都能有覺悟,會自省,薛曉舟卻沒有,這樣的人,也不值得他重視。
薛曉舟從太盈國際辭職,主要是和李青青經營公司的理念不合。
他問胡曼黎為什么要回藍洋,胡曼黎說,她要做正確的事。薛曉舟才明白,他也要做正確的事,就是離開太盈國際這個沒有人情味的地方。
薛曉舟讀工商管理碩士,去藍洋工作,都是因為胡曼黎。他想用實力證明他可以給她幸福,為她的生活托底。
但是,胡曼黎人到中年,經歷了離婚、父親癱瘓,以及事業上的起起伏伏,心態早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薛曉舟雖然優秀,但經歷得事情不多,他和吳雅在一起時,自私、固執,大男子主義,還不懂得為他人考慮。雖然他和胡曼黎同住后,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他骨子里的固執和對人情味的溫度,是難以改變的。
胡曼黎需要的,是一條可以專注成就自我的道路,而不是自己已經飛得很累了,還要照顧薛曉舟的感受,引領著他成長。這不是愛情,是師徒。
薛曉舟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人生經歷和成熟度,都差太多。而年齡之間的差距,更是一條鴻溝。
友情已上,戀人未滿,就是他們的結局。他和胡曼黎可以當同事、當朋友,甚至可以成為沒有血緣關系的姐弟,唯獨不會成為夫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