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眸娛
四月末愛奇藝釋出了古裝大劇《成何體統》的預告,妖妃暴君的設定狠狠出圈,連帶著女主角王楚然也靠著絕美造型實現口碑風評的逆轉。才過去了半個月,短劇版《成何體統》已經在橫店開機了,按照一般短劇的制作周期,大概過不了兩個月就會上線。
大投資、大制作的平臺頭部長劇還沒播,短劇就搶先一步來了,無獨有偶,《無憂渡》的熱播讓沉寂已久的宋祖兒有了回歸演藝圈的趨勢,新劇《折腰》頻頻“胎動”,但還沒等到播出,#折腰要拍短劇#的話題就登上了熱搜,項目信息已經公開。
古裝言情大IP《重生之將門毒后》雖然連續幾年出現在閱文片單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選角鬧上熱搜,但遲遲未等到項目開機,最近卻傳出了《將門毒后》短劇開機的現場圖。不過經核實,短劇《將門毒后》前兩年就已經開機了,有沒有獲得原著改編授權尚不清楚,但確實“騙”到了不少書粉關注。
不難發現,原本以原創劇本為主的短劇近來卻開始和長劇搶IP,同一個IP改編成長、短兩版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在這種影視創作變化趨勢之下,制作周期層面擁有絕對優勢的短劇,又會給本就慘淡的長劇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呢?
短劇和長篇網文的雙向奔赴
在微短劇首次出現爆發的2022年,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發布的《2020-2022微短劇發展觀察報告》中提到,微短劇市場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制作方更傾向于原創劇本開發”。
2022年截止到Q3,無論是長視頻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的微短劇,都以原創為主,尤其是短視頻平臺上線的微短劇中,原創內容占比96.7%,IP改編短劇少之又少,對于這一現象,在2022年“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的短劇單元中,有制片人提到了“IP孵化微短劇的關鍵是IP的價格”。
微短劇市場爆發初期,正是以低廉的制作成本撬動巨額利潤的表現吸引了無數投資商涌入,而一般網文的采購價格都在百萬以上,頭部網文的影視版權更是超千萬,在晉江文學城的出版影視板塊能夠看到影視公司的詢價區間。即便花費了高昂的價格購入IP,也要進行更適合短劇觀眾喜好的創作改編,工作量不亞于原創,所以對于微短劇而言,原創劇本其實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但隨著短劇市場的蓬勃發展,IP孵化短劇數量出現明顯增長,也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爆款。比如今年春節檔的《好一個乖乖女》就是根據同名原著改編,目前紅果短劇熱播榜前五中IP改編短劇占四席,而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精品化成為微短劇市場的主流趨勢,制作方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內容,制作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微短劇或許還是“20萬拍一部,60萬算精品”,2025年已經有了投資過億的短劇;
另一方面是網文IP交易縮水,影視版權價格虛高的問題得以解決,同時番茄、七貓等免費閱讀平臺崛起,更多適合進行短劇化改編的網文涌現,網文IP版權價格整體出現下滑。據狐廠娛樂觀察了解到,目前橫屏微短劇的IP成本一般在10-25萬不等,豎屏微短劇的IP費基本只有幾萬元。
在微短劇投資體量提升和IP版權價格下滑的相互作用之下,IP孵化短劇成為了值得一做的生意,短劇甚至不再局限于腰部的“流水線”網文IP,而是盯上了更高質量的“長劇網文IP”。
比如《成何體統》《折腰》都是網文界的頭部IP,內容體量都比較大,同名長劇也是平臺頭部項目。一向是長劇市場“IP供應商”的晉江文學城也開始賣短劇、微短劇版權,版權板塊開設了“短劇、短視頻推薦”專欄,頭部作者priest的《無污染、無公害》、墨西柯的《魔尊她為什么不開心》、任憑舟的《以你為名的夏天》等多部小說都已經顯示賣出了短劇、微短劇版權,而這些小說的長劇改編權也已經同步賣出,一個IP拍長、短兩個版本或許即將常態化。
顯而易見,短劇和長篇付費網文的交易愈發密切,雙方的關系與其說是單方面的又爭又搶,不如說是一場喜聞樂見的“雙向奔赴”。
相比于番茄小說,以晉江文學城為代表的付費網文,在內容質量、篇幅體量上都要略勝一籌,符合短劇內容精品化的發展趨勢。
而付費網文平臺向短劇開放版權,同樣也是適應行業發展的選擇。一方面短劇制作周期短,對IP的需求量更大,并且短劇傳播范圍、傳播速度已經不再遜色于長劇,IP改編短劇能夠反向達成為網文引流的作用。
另一方面擁有網文基因的平臺也在打造自有的短劇廠牌,閱文就拿出了旗下付費小說網站的頭部IP大力開拓短劇市場,比如起點中文網連載的《許你萬丈光芒好》,歡娛影視拍攝的長劇版本還未播出,IP已經進入了閱文2025年發布的2000部IP短劇共創計劃。
原本作為長篇影視劇專屬資源庫的長篇網文IP,開始向短劇敞開懷抱,對長視頻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短劇搶IP,長劇怎么辦?
同一個IP拍成長、短兩個版本,版權方是實現一魚多吃了,但影視創作方卻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對于長劇而言。
一是相較于短劇二十天拍完、一個月上線,長劇的孵化周期確實要長非常多,短則兩三年,長則六七年,期間短劇或許已經翻來覆去拍攝了無數個版本,觀眾早已喪失了對IP內容的新鮮感和關注度。
二是相較于長劇市場,目前短劇的審核環境要寬松非常多,給予了內容創作更大的空間,IP改編也更有優勢,能夠更好的還原IP內容。
短劇在制作周期、內容審核層面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勢必會對長劇的市場表現產生一定影響,但同一個網文IP長、短同時開發的模式,也有其存在的意義。
其實可以將IP短劇看作是IP孵化的一環,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意味著投資相對長劇要更小,而短劇先一步上線,一則能夠檢驗IP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二則進一步提升IP熱度,將長劇開發的成本降到最低。
《成何體統》短劇開機之后,長劇版本兩位主演王楚然和丞磊的粉絲都非常擔心,短劇先一步播出,萬一長劇沒人看怎么辦?本來長劇市場就不太景氣,這種同一IP長短并行的開發模式,肯定會進一步擠壓長劇的生存空間。
同一個IP改編,觀眾會選擇看長劇還是短劇?其實很難下定論。
無論是長劇還是短劇,市場表現更取決于內容本身的質量是否足以打動觀眾,同一個IP反復創作的情況在影視行業并不少見,比如改編翻拍過無數個版本的金庸小說,短劇《過分野》短期內足足拍了八個版本、《好一個乖乖女》也拍了三版。
事實也證明,并不是先播搶新鮮感,或者是后播吃IP熱度,市場表現一定會更好,所有爆款規律總結到最后,實際上都要回到內容上。
當然,長劇和短劇存在形式上的差異,受眾群體也并非完全重合,并不能簡單地進行類比。長劇的優勢在于,用更大的篇幅扎扎實實地講好故事,內容情緒更豐富,能夠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陪伴;而短劇的優勢在于,去掉了一些水分,能夠為觀眾提供更便捷的即時娛樂。
長劇和短劇,為觀眾提供的情緒價值是不一樣的,雙方無法相互取代,但有了同一IP改編內容的對比,實際上是對長劇和短劇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交出更好的內容,不然觀眾可就投入另一個懷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