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了巨大安全隱患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呂穎雅/發自廣州
沉寂多年的廣州市中心“城市傷疤”終于迎來轉機。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位于越秀區核心地段的一棟高層建筑,其復建方案已通過市環藝委審議,項目已經開拆,即將進入實施階段。盡管報道中僅以“某大廈”指代,但結合其地理位置、建筑信息及歷史背景,業內普遍認為該項目即為長期停滯的建業大廈。5月12日中午,中房君前往建業大廈現場探查,拆除作業聲不時傳出,四周揚塵明顯,不少路人掩鼻快步通過。周邊居民表示,大廈拆除工程已啟動一段時間。根據圍擋外張貼的公示信息,舊樓拆除原定工期為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3月31日,現已超過公告時間,整棟建筑僅完成約三分之一拆除,按當前進度推算,整體拆除或將在年內完成。建業大廈舊樓拆除工程公告。呂穎雅/攝
━━━━
命運多舛一度成隱患公開資料顯示,建業大廈坐落于越秀區起義路217~231號,緊鄰北京路文化旅游區,地理位置優越。該建筑共28層,包括地上25層與地下3層,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項目由廣州市建業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自1995年動工以來,已完成主體框架和外立面玻璃幕墻施工。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項目陷入停工狀態。
建業大廈實景圖。呂穎雅/攝2013年,一場突發火災使這座“沉睡”的建筑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因項目多年處于爛尾狀態,且未通過消防驗收,開發方擅自將建筑出租為倉庫使用。2013年12月15日,大廈因電線短路引發火災。根據事后媒體報道,明火持續燃燒超過10小時,火勢兇猛,整棟建筑幾乎被燒空。廣州消防部門調集58輛消防車、約350名消防員參與救援,周邊大量居民疏散轉移。事故最終被認定為一起較大消防安全責任事故。火災之后,建業大廈外立面長期被綠色防護網覆蓋,遠觀似一處施工工地,實則年久失修,成為典型城市安全隱患。━━━━破產重整化解僵局建業大廈長期擱置,歷史遺留問題復雜,資產盤活難度大。直到2021年8月16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廣州市建業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2023年12月29日,法院作出(2021)粵01破237-3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批準建業公司重整計劃,確定廣州海棠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廣東佰業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建業公司的重整投資人,久拖多年的僵局得以破解。考慮到項目周邊多為居民區、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加之建筑本身存在結構和消防風險,拆除重建被視為化解安全隱患的必要之舉。根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公眾號信息顯示,為推進重建工作,該局組織建筑規劃管理處、城市設計處、名城保護處,地區規劃管理處、開發利用處、綜合交通規劃管理處,市政設施規劃管理處等多個業務部門,多次前往項目現場指導建設單位優化完善重建方案。項目重建效果圖。來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公眾號鑒于現場情況復雜,該局啟動分管副局長專題會復審機制,組織多方會診,結合街區管控要求、道路沿線及周邊城市環境對復建方案的建筑高度、體量、風貌進行深化論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讓這道“城市傷疤”重獲生機。最終,參照爛尾樓“一樓一策”的盤活政策,充分運用規劃資源領域惠企利民各項措施,化解了近30年爛尾樓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和社會不穩定因素。━━━━“老問題”逐一破題除建業大廈外,廣州另一處久未解決的歷史遺留項目也迎來關鍵性進展。有“廣州最大爛尾小區”之稱的澳洲山莊,自1998年項目推進受阻以來,陷入長達27年的停滯狀態。2024年,知識城(廣州)城市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底價約8.9億元競得黃埔區JKG-A-1地塊,土地面積約5.03萬平方米,樓面地價約4980元/平方米。不同于常規土地出讓,該地塊明確建成房源須用于解決黃埔區政府指定的歷史遺留問題項目物業置換需求。2025年4月,黃埔區澳洲山莊工作專班組織召開重建安置工作的第二次業主代表座談會,介紹項目規劃、安置房戶型設計方案,以及工程建設進展等情況。根據方案,安置面積按原購房面積的1.1倍計算,如1.1倍后的面積仍小于所選定安置房戶型,購房人需支付差價。安置進程提速,令不少業主看到了新的曙光。隨著政策推動與多方協同發力,廣州一批“沉睡”的項目正逐步破局。這些曾長期擱置的“城市難題”,有望在新一輪城市更新中轉化為新的發展空間與治理樣本。
責編:呂穎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