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鐵二十局承建的北海跨海第一橋——西村港跨海大橋,斬獲廣西建設工程領域最高榮譽——“真武閣杯”獎。
蜿蜒的西村港跨海大橋
當朝陽躍出海平面,一座形似金色鳳冠的鋼鐵長虹凌波飛渡,80根拉索在晨光中猶如豎琴琴弦。
職工劉恬屹創作的大橋油畫《半江瑟瑟半江紅》
這座以西漢銅鳳燈為魂、現代科技為骨的跨海巨龍,正以“鳳鳴滄海”的雄姿,重繪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壯美畫卷。
西漢銅鳳燈
“鳳冠琴韻”
施工以來,在咸濕海風與驚濤駭浪的淬煉中,建設者們上演了現代版“精衛填海”——
超長樁基施工控制的“迷霧”、海洋環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控制的“暗礁”、鋼混疊合梁防裂施工的技術“溝壑”,皆被他們無畏跨越……
大橋21號主墩夜間水下大體積封底砼灌注施工
首創的“塔梁同步”工藝讓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如同在風暴中完成微雕。
“塔梁同步”施工
數10項發明專利筑就的“海上長城”,讓2544米巨龍在10級海風中紋絲不動。
大橋合龍施工
自主設計的寶石形砼索塔以24.4度傾角刺破蒼穹,每一立方米混凝土都經受著20000噸的拉力考驗……
在時任項目安全總監王維軍的手機里,至今保留著各工班、各區域提供278條安全巡查記錄——這是“全員管安全”制度生動的注解。
當VR虛擬墜落體驗讓工人后背發涼,當AI攝像頭自動識別潛在危險,當“潮汐觀測”APP實時潮汐觀測……
這座“會思考”的工地,用20余套應急預案織就生命防護網,為工程安全推進鑄就穩固的基石。
西村港跨海大橋橋面
此外,建設期間,中鐵二十局建設者始終以赤誠之心鐫刻擔當,16次投身民生與生態之約——
為北海合浦鄉村筑車棚、植花草、鋪坦途、送清涼,讓教育暖意穿透磚墻。
企地共植“青綠”
海洋環保小組以晨露為伴,守護碧海銀灘;300萬資金澆灌1400余株紅樹林幼苗100%成活……
退潮間隙橋下撿拾垃圾
生機盎然的紅樹林
似執著的行者,于技術荒野披荊斬棘。
中國質量協會“質量信得過優質班組”、廣西“優質結構獎”“鋼結構金獎”“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等45項榮譽,連續4年蟬聯“廣西質量管理先進單位”桂冠,他們將責任與匠心化作八桂大地永不褪色的時代注腳。
項目榮譽墻
夜幕降臨,大橋路燈漸次點亮,大橋化作流光溢彩的海洋豎琴。
一橋兩岸架,天塹變通途
這曲由科技創新、責任擔當與發展智慧譜寫的時代樂章。
黨員突擊隊成員合影
中國基建的浪漫,是讓千年文物在鋼索間重生,讓民生溫度在橋塔上生長,讓向海而興的夢想在天塹通途上綻放……
(中鐵二十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