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由中國鐵建港航局承建的國內跨度最大跨海橋——雙嶼門特大橋佛渡側主塔下橫梁順利澆筑完成。至此,這座世界級跨海大橋雙主塔下橫梁實現“雙肩合璧”,標志著該橋關鍵節點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后續上部結構施工及主塔封頂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甬舟一體化戰略的關鍵性工程,雙嶼門特大橋主跨達1768米,如長虹臥波般連接舟山群島南部的六橫島與佛渡島。其主塔采用門型構造,其中佛渡側主塔高254米,相當于85層樓高,為全線最高塔,共設置三道橫梁。此次完成澆筑的下橫梁長33.7米、寬11.23米,整體高度達10.5米,采用無支架及橫梁主塔異步施工分層澆筑工藝。第二層澆筑高度達6.5米,一次性澆筑混凝土方量達1850立方米,相當于用混凝土構筑起兩層樓高的巨型構件。
建設團隊依托智能建造體系,運用植入式傳感器集群與三維可視化監控平臺,構建起數字孿生施工系統,實現對澆筑全過程的精準監測與動態管控。在第二層6.5米高度澆筑這一關鍵環節,面對吊掛系統轉換、鋼筋與型鋼骨架施工等技術挑戰,技術人員通過智能監控設備與智能澆筑系統,實時采集應力、變形、溫度等核心數據,并利用多維度分析模型,快速定位施工中的細微參數變化。這種 “感知-分析-決策” 的智能化閉環管理,不僅保障了施工安全與效率,更為工程質量控制和進度管理提供了數據驅動的技術支撐。
六橫公路大橋二期工程由多座橋梁及連接線構成高速公路通道,包含雙嶼門特大橋、青龍門特大橋兩座世界級跨海大橋。項目建成后,六橫至寧波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船渡40分鐘縮短至車行10分鐘,將進一步完善寧波舟山港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顯著改善舟山南翼群島的對外交通條件,進一步優化舟山群島新區的空間布局,推動甬舟一體化聯動發展,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鐵建港航建設者們正以“毫米級”的精度書寫著中國橋梁建設的新篇章。隨著主塔節節攀升,這條承載著區域發展夢想的跨海通道,即將開啟甬舟同城化發展的新紀元。(中國鐵建港航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