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月11日,東風乘用車“千里漢江東風行”守護母親河公益行動第二站走進陜西省安康市。繼首站寧強縣溯源行動后,此次“千里漢江東風行”聚焦青年力量培育,聯合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發起生態倡議,呼吁青年群體共護漢江清流,傳承綠色發展使命,為建設永續優美的生態環境凝聚合力。
綠色使命:以科技實力踐行“雙碳”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作為中央企業,東風乘用車深入貫徹落實“雙碳”戰略目標,投入6000萬元完成涂裝車間水性漆改造和清漆廢氣深度治理,年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200噸;打造工廠屋頂光伏系統,年發電量達2600萬度,覆蓋50%-75%的滿產用電需求;通過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實現單車能耗降低37.8%、危廢減量20%,真正踐行“造節能環保的車,節能環保地造車”的承諾。
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副總部長龐風華(參數丨圖片)現場發布《綠色東風賦能生態環保倡議書》
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副總部長龐風華現場發布《綠色東風賦能生態環保倡議書》,呼吁青年群體做綠色理念的“踐行者”,將知識轉化為行動自覺;做低碳生活的“引領者”,用點滴行動詮釋責任擔當;做生態保護的“創新者”,為漢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方案。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文斌致歡迎辭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文斌在致辭中表示,“千里漢江東風行”活動走進安康職院,彰顯了央企擔當,更為學院師生守護兩岸青山、一江碧水提供了榜樣示范。希望以此為契機,校企雙方深化合作、加強推動,培養更多契合新質生產力需求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漢江永續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多元共治:二十年守護鑄就“一江清水”
安康地處秦巴山區東段,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漢江流經境內340公里,常年流量262億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庫入庫水量63%,成為丹江口水庫供水量最多的地區。多年來,安康扎實推進漢江水質保護工作,建立“河湖長制+志愿者”護河機制,動員全民參與守護漢江水質,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王少澤作主題分享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王少澤通過《踐行兩山理論守護漢水碧波——安康水資源保護二十年變遷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分享,回顧了安康二十年治水歷程,從粗放式開發導致水質惡化,到通過制度創新、智能化監管、全民共治等舉措實現地表水優良率達100%,安康逐步探索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的“雙贏路徑”,為漢江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東風乘用車向學院捐贈東風納米01
東風乘用車為學院“河小青”志愿服務隊捐贈環保用具
活動舉辦當日正值母親節,讓此次守護母親河行動更具深意。愛心環保捐贈環節,東風乘用車向學院捐贈由旗下綠色工廠生產的納米01,為學院“河小青”志愿服務隊捐贈環保用具。捐贈行動是對漢江守護者的真摯致敬,更是以高校為橋梁,將綠色環保理念傳遞給年輕一代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激發青年群體參與生態保護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學院師生代表通過舞蹈和民歌表演,展現漢江文化魅力,傳遞守護母親河的堅定決心。
綠色未來:從漢江行動到可持續發展標桿
與會領導嘉賓、師生代表共同簽署《我的漢江承諾》
“綠能挑戰賽”環節
以行動誓言守護一江碧水,與會領導嘉賓和師生代表現場共同簽署《我的漢江承諾》。“綠能挑戰賽”環節中,師生們通過視頻短片更直觀地了解了東風乘用車的工廠減碳技術和新能源汽車科技,生動感受新能源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在納米01后備箱集市,學院同學們紛紛在東風納米01前駐足,拍照發動態打卡,贏取東風文創產品,進一步了解東風汽車的綠色制造理念。
納米01后備箱集市
“千里漢江東風行”活動隊伍還開展了“生態研學”之旅:走進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校史館,了解學院生態教育成果;參觀安康高新區規劃展覽館,學習漢水流域生態文明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成果;探訪安康博物館,感悟秦巴漢水文化的深厚底蘊。
東風納米01車隊
后期,東風乘用車“千里漢江東風行”將沿漢江流域推進丹江口、襄陽、武漢等城市公益接力,陸續走進鄉村、走進工廠,以實際行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讓一江清流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