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的“水果自由”
廣東承包了!
廣東荔枝即將上市,今年迎來好消息:粵東、粵西片區的荔枝預計總產量都接近百萬噸;廣州增城區今年的荔枝產量預計4.9萬噸,優質率超80%。去年貴至一斤70元的荔枝,今年價格有望可以回歸常態了。
此外,隨著新一季東南亞水果進入成熟期,榴蓮、山竹、椰子等熱帶水果也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進口銷售旺季。5月6日,總重1600余噸的泰國多個品種的榴蓮抵達廣州南沙口岸,并從這里運往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水果批發市場和超市。
廣東,給“荔”
廣東人的夏天,從荔枝開始。
“今年5、6月份一定要吃茂名荔枝。”日前,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三餐四季》廣東篇,主持人王嘉寧在茂名高州柏橋種植園中,已經難掩對今年的“荔枝自由”的期待。
而在剛剛收官的十五運會群眾賽事活動定向賽中,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也給不少參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貴妃獨愛荔枝,荔枝卻偏愛廣東,全球每5顆荔枝就有1顆出自廣東。每年5月至7月,從雷州半島的遂溪仙品荔,到粵西聞名千年的高州妃子笑,再到潮汕地區的雷嶺烏葉荔枝,廣東月月有荔枝“上新”,給予全國消費者每時每刻的甜蜜。
5月8日,走在中國荔枝博覽館的棧道上可以俯瞰一望無際的荔枝林。
廣東不僅是制造業大省,也是農業大省、水果大省。位于熱帶與亞熱帶交匯之地,廣東孕育了眾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品種,成為廣東農業的亮麗名片。
除了荔枝,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的水果,從廣東走向全國乃至全球——
國內每3顆菠蘿就有1顆產自廣東;東南亞海運榴蓮年年“搶鮮”大灣區;廉江紅橙在泰國、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國家“撈金”……
如同廣東鄉村里的玩笑話:每三顆國產水果,就有一顆來自廣東阿伯的勤勞雙手。
折騰“土特產”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千年前,文豪蘇軾為嶺南佳果寫下了不朽名詩,也令廣東荔枝深深刻印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卷中。
荔枝,非廣東獨有,卻是廣東最盛。作為全國最大的荔枝產區,廣東屬南亞熱帶和邊緣熱帶氣候,冬季短暫降溫且極少霜凍,為荔枝樹的花芽分化提供了適宜條件。雷州半島至珠三角和潮汕一帶的肥沃土壤,更為荔枝的生長提供充足養分。每年的百萬產量,是廣東敢于吹響“中國荔枝季”的底氣。
除了地理位置,廣東荔枝的興盛,也在于嶺南兒女的“折騰”。
千禧年初,高州、陽西等地農戶探索嫁接妃子笑、白糖罌等高附加值品種;2008年后,通過雜交技術孕育而生的“井崗紅糯”“仙桃荔”“鳳山紅燈籠”等新品種搶占市場;2013至今,田頭小站、液氮凍眠、鮮果加工、“AI管家”等新質生產力,讓《長安的荔枝》中11天11夜的保鮮變為如今的四季皆可享有。
折騰完生產,廣東人還著眼于市場。今年是廣東荔枝大年,各主產區的整體成花率均超過90%。在廣州從化,當地荔農開玩笑地說:“電線桿上都是荔枝花。”可見,豐收顯著。
茂名的果農們正在采摘荔枝。
價格低了,消費者開心,卻不能苦了荔農們。對此,廣東各產區以“12221”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早早啟動了產銷對接工作。5月10日,高州率先打響“頭炮”,舉辦了荔枝產銷對接大會,一口氣發布了十大給“荔”政策、采購指南、荔枝龍眼質量分級標準等數項助銷舉措,吸引全國各地200余家采購商達成約2600萬公斤的采購意向,荔枝定制金額更是超過2900萬元。
“我們都知道中國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看高州。全國東南西北消費者有不同口味,這里總有一款適合你。”5月10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帶隊赴茂名高州采購荔枝,對今年的荔枝銷售充滿信心。
當前,各地正積極應對荔枝銷售旺季的到來。湛江遂溪利用小紅書平臺,創新“果未熟而營銷先火”的營銷模式;茂名茂南區通過“古荔+電商”模式推動溢價銷售,電商渠道覆蓋超20省;廣州增城區依托“訂制水果”模式提前鎖定訂單,穩定銷售渠道。
共享“甜蜜果”
水果愛廣東,還在于這里開放的環境。
近日,超50噸海運泰國榴蓮運抵南沙港三期碼頭,拉開了今年“榴蓮季”的序幕。近期,泰國東部的榴蓮集中上市,出口到我國的數量每日增加,預計5月中旬大量到貨,屆時價格將會下降。
之所以選擇南沙港,是因為這里是我國內地最大的榴蓮、車厘子進口港,最快僅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卸船、放行等流程。早在去年12月,來自智利的超一萬噸的車厘子和近200噸的藍莓就曾在南沙港“登陸”。
廣州港南沙港區。
中國鮮榴蓮主要自泰國進口。2022年以來,越南等其他東盟國家也開始對華出口鮮榴蓮,不同產區的榴蓮滿足了中國不同季節的市場需求。目前,廣東3小時可通達東南亞主要城市,455條國際貨運航線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港口,是東南亞等地區熱帶水果進入國內市場的“首站”。
此前,廣州海關副關長黃斌介紹,在南半球車厘子的新產季,“全國進口的每2顆車厘子,就有1顆是從南沙口岸進口的”。目前,廣州已率先實現白云機場空港冰鮮水產品全項目“就地檢”,南沙海港車厘子“快速驗”等舉措,推動白云機場的冰鮮水產品、南沙口岸的車厘子全年進口量都增加超過四成。
與世界共享“甜蜜”,既是對于廣大消費者的福利,也滿含中國農業貿易的智慧:在良性國際貿易中,實現共贏。廣東通過多舉措準入、進口各地區水果,讓中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各國農業也打開了中國市場。
“甜蜜”不止于線下。近日,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年廣東省農產品電商市場發展洞察報告》,廣東農產品電商銷售連續六年全國第一。“十萬電商賣荔枝”“中國農產品田頭第一播”“十萬村播嘆廣東”等等創新電商模式,通過廣大農民的直播鏡頭,讓全世界的消費力灌溉農業,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買到心儀的農產品,實現“水果自由”。
“水果自由”,承載著普羅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蘊含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機遇。在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推進下,水果已從“看天吃飯”到“看市場而行”。其中,在嶺南大地,從“枝頭”到“舌尖”,處處有“自由”。
News
來源|南方農村報、南方+客戶端
編輯|蔡澤純
校對|何翠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